第4章 三宝和四宝1(第1页)
康熙年间,河南洛阳董家庄,有一佃户,名字叫做丁锦。此人家境贫寒,却有一对龙凤双胞胎,让他心满意足。
丁锦没有念过书,不识字,给孩子取名也搞不出什么花儿来。本着名字贱好养活的传统理念,给大丫头取名叫丁大妮,给二小子取名叫丁二牛。
叫起来倒也顺口。
丁锦两口子,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这龙凤胎姐弟拉扯成了人,到了男该娶女要嫁的时候,本该是高兴的事情,却让他们犯了愁。
个中缘由是因为,那姐弟从小形影不离、感情深厚,弟弟丁二牛不让姐姐丁大妮出嫁;加上老两口也是疼爱有加,不愿骨肉分离。
最后一家子一合计,干脆姐弟俩一起成亲,大妮也不嫁出去了,招个上门女婿留在家里,二牛再娶个媳妇进门。丁家添丁进口的,皆大欢喜。
穷人家办喜事,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无非就是搭两间新房,再简单请亲戚朋友吃顿饭,就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话说丁家的两位新人,丁大妮的男人叫做曹宁,生得五大三粗的,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上门后就开始帮老丈人下地干活;丁二牛的媳妇呢,娘家姓严,没有大名,只有小名叫小翠,嫁进门就随夫家姓了,叫做丁严氏,平时都喊她二牛媳妇。二牛媳妇一手女红,绣花做衣不在话下。乡下女子都很健壮,农忙时也能下地搭把手。
这新女婿、新媳妇都深得丁锦两口子的喜爱。有他们的加入,丁家又多租了几亩地种,小日子蒸蒸日上。
没多久,二牛媳妇和丁大妮都怀了孕,丁家老两口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等到了十月怀胎期满,二牛媳妇生下了一个儿子。
也不知道丁锦是不识字没有文化,还是高兴迷糊了,居然给孩子取名叫三宝!
说是上面有了大妮、二牛,接下来往下排,当然就是三宝了。
没文化就是没文化,儿子和孙子怎么可以排行呢!
二牛夫妇俩也没有文化,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反倒觉得“三宝”
这个名字好听,叫起来也顺口。
没过几天,丁大妮也临盆了,生下一个女儿。
丁锦认为她是住在娘家,招的上门女婿,生的孩子也就是丁家的后代,要按照丁家的排行。
所以,按照顺序,给这个女孩儿取名叫“四宝”
。
这三宝和四宝,同年同月出生,日子也不过相差几天,嫡亲的姑表兄妹,长得自然有几分相像,看起来也和龙凤双胞胎差不多了。
丁大妮和二牛媳妇,这姑嫂两人每天都在一起带孩子。
她们经常互相换了抱着玩耍,也经常互相换了喂奶。
一家人看着这一对粉雕玉琢的小人儿,都是满心欢喜。
丁锦提议,把三宝四宝这两个孩子,结为娃娃亲,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丁大妮夫妇和丁二牛两口子都很赞同,说这叫亲上加亲。
三宝四宝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懂得相互喜爱。但凡要有什么好吃的,嘴里说不出来囫囵话,也要手指着对方,给对方吃。
稍微再大一点,俩小孩蹒跚学步的时候,更是形影不离、跬步不分。
丁家小门小户的人家,又不懂礼数,不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该避讳。
彼时,即便是定了亲的未婚夫妻,也是要避嫌疑的,等结了婚、入了洞房,揭开了红盖头,才能真正见面。
丁家人无知者无所谓,经常在和两个孩子嬉戏打闹时开玩笑。他们会指着三宝对四宝说:“这是你的丈夫!你长大以后就要嫁给他的。”
有时又指着四宝对三宝说:“这是你的妻子!长大后就可以给你生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