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1页)
对面的沉默显得很心虚。“米色,”
余振南不服气地说,“但那是我后来觉得米色最好,蓝色有点忧郁。”
林孟商懒得给他翻聊天记录,要是让他看见自己当初多信誓旦旦说家居问题他说了算,那可就太尴尬了。
“就是个墙的颜色,不是什么大事,”
余振南底气不足地岔开话题,“你最近怎么样?”
“下学期要多上一门流体力学基础,本科生必修课,”
林孟商说,“我之前没上过大课,还在考虑考核形式。”
对面长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
“觉得那些本科生很可怜。”
“这什么意思?”
林孟商被打击到了,“上我的课这么痛苦?”
“我没有恶意,”
余振南说,“但你上课确实太为难人了一点。”
“我怎么了?”
林孟商说,“我也不是故意要为难他们,他们选了这个专业,理论基础不打好,将来的路怎么走?”
“这话说得没问题,但你上课太高屋建瓴,”
余振南说,“一上来就讲理论,课程内容又多又难,而且考试也变|态。”
“但是流体力学就是有很多内容啊,”
林孟商说,“我要是每节课都少讲,最后根本上不完。”
“你反过来想,”
余振南说,“你上完了,学生没学会,那不是跟没上一样吗?”
“我该讲的不是都讲了吗?”
林孟商说,“他们没学会,这是我的问题吗?”
余振南顿了顿,突然笑出了声。“当然怪你啊,”
他清了清嗓子,“如果学生觉得你上课太难,其实是你的内容设置超出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啊,这是维果斯基的理论,他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他们的现有水平,一种是可能达到的水平,两者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你的课学生学不会,说明你设置的内容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或者是你没有做好scaffoldg。”
“scaffoldg?”
林孟商皱了皱眉,“脚手架?”
“在教育学里,我们用它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引导。知识就像一座高塔,要想让他们达到你想要的高度,你需要帮他们搭好梯子,让他们每一步都有足够的前进基础,”
余振南说,“我们国家的很多大学课堂就是没有这个过程,直接把知识丢给学生,指望他们能一步登天。脚手架都拆了,怎么能怨他们爬不上去呢?”
“但是我一堂课有一百多个人,”
林孟商说,“每一个我都要搭梯子去引导?这不太现实。”
“美国有这样的实验案例,我可以发给你看看,”
余振南说,“我们国家的教师学生比例太悬殊,这我当然知道。不过哪怕你稍微改变一点上课的形式,能帮到一两个学生,这就是有意义的。”
林孟商拨弄着手边的书页,回忆起了上学期学生给他课程写的匿名评价,充斥着“天文学我高攀不起”
以及“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个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