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最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69 章(第1页)

报上的重大黑分子案,不仅让许卫华在部队里被表扬了,就连小华,也得益于这个新闻的广泛传播,而受到了较多的关注。

胡同里的叔婶和奶奶们,都笑着说她现在是胡同里的小名人,先前他们还担心小华回来不适应,现在也不说这话了,都夸许家家风好。

沈凤仪接连好些天出门,面上都笑吟吟的。

秦羽看着婆婆乐呵呵的样子,心里也有些感触。现在她越发觉得,自己前面十一年的艰熬并没有白费,她找回了女儿,不仅自己心里圆满了,也让女儿有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让老人有了颐享天年的可能。

私下和丈夫写信的时候,不由提了几句:“九思,我现在觉得,小华回来以后,一切真的都不一样了,你是没看到妈妈现在每天有多高兴,还写信回老家和亲戚们炫耀……”

小华自己倒没什么感觉,她知道这是杨姨让给她的机会,私下里倒是提了两罐子奶粉去看了杨姨和巧薇。

不想,周末去京大上外语课的时候,袁老师也特地为报纸的事,问了她几句,末了还笑道:“你这孩子,真是我见过很特别的一个,年纪不大,胆子倒大。”

像小华这样的学生,是她开设外语补习班的初衷,想给一些有资质、爱学习,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法读大学的孩子,一个学习外语的渠道。她现在还挺庆幸,徐庆元来托她帮忙的时候,她点头应了下来。

许小华笑道:“谢谢袁老师夸奖。”

就听袁老师又道:“口语练习班的事,你真的不考虑了吗?这两天沈凝还要给我送书来,你要是想去,我和她说说?”

“不去了,谢谢袁老师的好意。我找徐庆元练练就好。”

听到她提徐庆元,袁利华脸上的笑意滞了下,本来徐庆元的名字,是列在她即将要出版的书的编校人员名单和后序的致谢里,但是上周徐庆元来找她,让她把名字去掉,说怕自己给她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她才知道徐庆元家里出了点事儿。

此时又听许小华提起,微微叹道:“你们年轻人多聊一聊也好,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她心里是觉得徐庆元这孩子不错的,专业过硬,做事也能静得下心来,她还一度扼腕叹息,这不是她们专业的学生,不然自己都想替他争取留校的名额。

这话听起来,没头没尾的,许小华却是听懂了,笑道:“老师,我知道的!”

袁利华想了一下道:“要是有什么困难,你让他和我说,不必客气。我们毕竟年长些,或许能帮上些忙。”

这话倒让许小华有些意外。

袁利华见她像是愣住了,笑道:“怎么?不相信老师说的?”

许小华诚恳地道:“没有,没有,就是有些感动您的好意。”

袁利华笑笑,“你们还小呢,有些事看不明白,我们都是经过战乱过来的。”

她们年轻的时候,还有党派之争,诬陷、背叛这类事情,发生的概率并不小,袁利华自己没经历过,却也是见

过、听过不少的。

许小华点点头,心里还是有些感触。袁老师平时严肃的很,不苟言笑的,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她上袁老师的课一直战战兢兢的,从来没有想过,像袁老师这样严谨的人,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想,虽然这个年代,暗黑的事情有,但是人性的闪光点,仍然是存在的,像暗处的幽火一样,鼓励和温暖着泥泞中爬行的人。

因为课前的这一小段交流,许小华对袁老师忽然就改观了很多,袁老师的形象已然从不近人情到对学生一片至诚。

快下课的时候,就惦记着向徐庆元转告袁老师的话,但当她出了教室,却没看到徐庆元,反而看到了沈凝。

见她出来,沈凝朝她打了个招呼,“小华同志!”

许小华点点头,“沈同志。”

在此之前,沈凝一直称呼她“小华”

或者“小华妹妹”

,她也喊沈凝一声“沈姐姐”

。显然上次说开了以后,两个人都觉得没必要再维持这种假客套了。

许小华见她有话要说的样子,开口问道:“是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沈凝轻轻摇头,“也没什么事儿,就是今天来给袁老师送书,看到你在,就多留了会儿,想着和你打个招呼。”

说到这里,微微低头道:“上次的事,对不起,是我一时没控制好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事后我心里还挺后悔的。”

许小华听她提这个,面上就有些淡淡的,“沈同志,你比我还年长几岁,我想你说话之前,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沈凝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难道她心里没数吗?

许小华是不信的,甚至,她认为沈凝恰恰知道这件事可能造成的杀伤力,才会在自己面前提起。

不论自己和沈凝的关系,就说徐庆元和沈凝,也是多年的老同学呢!沈凝这样做,不啻于背后给徐庆元捅刀子。

许小华心里是有些不齿的。

她想,等她把这边的课程上完,两人以后应该也不会再有什么交集,她也不想勉强自己和这人假客套地说什么“没关系”

沈凝见她态度坚决,颇有些得理不饶人的样子,不由苦笑了一下,“不管怎么样,这件事确实是我做错了,也请小华同志帮我转告庆元一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