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工匠裱褙水墨画 慕言打理漱玉斋64(第3页)
随着他和教授对话,道出有关故事,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这幅画价值连城并非仅仅因为传奇性经历,而是作者勘破天机,画的就是神迹!为父确实做过一些研究,后人欲窥&1t;春秋山河图>秘密还得合璧&1t;剩山图>,因为扇子才是真正点睛之笔。”
“我明白啦!”
周玉帆一针见血地说:“对方冲着我们传家宝来的!”
“对了。”
周文锦放下放大镜:“客人是谁?居然有如此之深的心机和城府!”
“香槟。”
“这件事儿交给我。”
周家确实拥有《剩山图》真迹。
那把祖传摺扇,周文锦把玩了大半辈子,甚至据此推测出了《无用师卷》大概轮廓。尽管如此,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无用师卷》,仅仅依靠《剩山图》也是始终无法准确找到神迹,成为周文锦长久以来的心结,誓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看《无用师卷》。
周文锦输入密码,珍而重之地从保险柜里拿出了那枝摺扇,竹骨茧纸,一折一折缓缓展开,扇面墨迹正好一山一水,一丘一壑。
《春秋山河图》身各异,教授将《剩山图》放置《无用师卷》旁边成为卷,仔细欣赏,陷入沉思。
分久必合。
这是《三国演义》给予我们的启迪和智慧,也是《春秋山河图》几百年颠沛流离命运的写照,如今居然在此合璧,怎么不让人感到欣慰?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教授父子同这幅名画的深厚缘份。
今日之后又将别离,再次相见不知何日?也许终将不见,相忘于江湖,就让它们彼此再拥抱一会儿吧!
周文锦不是贪婪的收藏家,而是一个有着历史使命感的知识份子。他的年龄也不小啦!此时此刻为了这幅传世名作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缓缓地抽掉了扇骨。
周玉帆一惊,伸手似乎想要阻止:“您干什么?”
“周家列祖列宗在上,今日之举,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和体谅。”
周文锦望着窗棂之外,取下白色手套,偷咳一声:“艺术无价,不应该存有私心。神迹文明的真相,才是这幅名画真正价值和存在意义。”
※※※
“教授在家吗?”
香槟来到桐花巷,按响周家花园门铃。他抬起头,远处曲曲折折几枝樱花掩映楼宇飞檐,勾心斗角。大雁排成人字形,往南飞去。耳畔,传来飞机低沉嗡鸣。
咔嚓一声,门开了,对讲机传来主人声音:“请进。”
香槟走入花园后门,周玉帆在玄关处迎接。教授泡了一壶上佳的云南普洱,在书房见了神秘的不之客。窗棂印出人物虚影,如同不为人知的皮影戏。
香槟慕名而来:“冒昧登门,叨扰了。”
“客气!”
两人握手时候,罗槟感觉教授身子很轻,仔细端详面色:“您的脸色不好,可是身体抱恙?”
周文锦近些年突然消瘦,衬衫越来越肥大。他爱面子,亏得这件衬衫遮盖住了早已骨瘦如柴的身子,不至于太丢脸!这是肺病病人常见症状,听闻罗槟关切言语,怫然而叹:“老了,精力大不如前,比不了你们年轻人啦!”
周文锦在学术界也算人物,如今虚弱成了这样!委实让人感叹年华老去,英雄暮年。
茶桌是上等金丝楠乌木绿料。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深山穷谷不知年岁,而这桌子根据老树根形状制作而成,独一无二!木纹里有金丝,坚如铁石,自古就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
之说!金光闪闪,灿若云锦,有着步移景换,一步一景的奇幻效果。桌上童子造型喷水茶宠胎质细腻,画意生动,浇上热茶淘气地尿尿。
“老夫已经合璧&1t;无用师卷>和&1t;剩山图>。当初装裱&1t;剩山图>,损卷烧焦部分从骑缝印处细心揭下一纸,重新接拼,修补,剪裁。为掩盖火烧痕迹,&1t;无用师卷>将原本位于画尾的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勉强破镜重圆。”
教授输入保险柜密码,戴上白色丝绸手套小心翼翼地拿出修补完整的合璧字画,移步来到写字台前,徐徐展开:“不知是否满意?”
“您真了不起!”
香槟叹为观止,竖起拇指:“这是真正工匠精神,受教了!”
“过奖!无事不登三宝殿,裱褙只是破题,文章只怕还在后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