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工智能的决策(第1页)
回到独立办公室的舰队总指挥约瑟夫·杨,开启个人智脑,身着盘古舰队标准制服的人工智能助理——“诸葛亮”
的三维形象,投影在办公室里。
盘古舰队的人工智能核心系统——“女娲”
,已在舰队汇合后建设和组网完毕,目前已6续链接各舰的智能中枢,在一段时间的评估试运行结束后,将逐步开放功能模块并接管舰队的方方面面。
经舰队科技部人工智能中心提议,利用“女娲”
系统的强大能力,为每一位舰队高层管理者生成一位人工智能助理,以帮助领导者科学决策。
在充分训练和磨合后,科技部希望这些人工智能将来能够完全替代人类助手。
约瑟夫·杨征询了安全部信息安全中心的意见后,谨慎地表示——他自己将作为第一个试用者,待他使用评估其符合预期,并且人工智能不会对人类造成误导和威胁后,才会逐步开放权限让其他领导者使用。
经历过“法老号”
事件为代表的连番恐怖袭击后,约瑟夫对人工智能失控可能造成的后果心有余悸,而舰队科学家委员会和信息安全中心的正面表态,则让他放下芥蒂,身先士卒。
在科学家们的认知和评价中,星际旅行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全面介入,人工智能的运行决策本领远胜人类的心志和容错率;现今人类早已告别蒸汽时代,人工操作蒸汽朋克式的星舰更是古早时期的假想,舰队全面智能化才是主流认知。
只不过,在约瑟夫的潜意识里,他对每个移民都能拥有类似人工智能的激进方案仍有排斥。
约瑟夫给信息安全中心反馈的理由是——心智偏弱者会对人工智能产生强依赖,而使人类移民逐渐退化为缺乏自主能力的“星际懒汉”
。
在数代繁衍后,约瑟夫不希望他领衔的数百万人类火种,蜕变成机器豢养下的低能儿。
哪怕至今仍没有外星人和高等级宇宙文明存在的确凿证据,但是培养出数百万低能儿并抵达宜居星球这种事情一旦生,约瑟夫认定自己将成为全宇宙的笑柄。
端详着笑容可掬的“诸葛亮”
虚拟影像伫立在自己面前,约瑟夫清清嗓子,问道:“我刚才关于恐怖分子的处置方案,你有什么看法?”
运行程序安装在约瑟夫脖子上智脑里的“诸葛亮”
,其本质是由“女娲”
系统生成并植入,与主系统实时互联的子程序。
“女娲”
的算力,足以保障她为舰队每一个人生成这样的助手。
聪明的人一定能想到——对于六百万拥有个人意识、甚至因此散乱无序的星舰移民来说,同样数量的人工智能程序却能整齐划一、并行协同如一人;或者说,他们是“女娲”
系统的六百万个智慧分身。
而隐身于个人智脑里的这种分身,完全可以跟随宿主并获取每分每秒的人类言行;在拥有脑神经科技加持的智脑的帮助下,人工智能分身显然还可以获知并解析人类宿主的脑电波。
由此推想,实时联网协作的“女娲”
分身,对每一个移民者的信息及心念掌控度会达到何种地步,这才是约瑟夫惧怕六百万移民全部配置人工智能助理的真正原因。
“诸葛亮”
恭敬地回答道:“总指挥,根据您的决策,转运船上的恐怖分子嫌疑犯,生存几率下降了百分之二十,预估存活率不足百分之十三。”
约瑟夫脸色一沉,人工智能的回答虽然一板一眼,他却认为这是对其决策的否定和批评。
“您管理整支舰队的统御力提升了百分之五,您的下属们由于意见不一,信息外泄后导致移民对您的评价,我预估会有百分之七的下降。”
“诸葛亮”
显然捕捉到了约瑟夫的思维,他根据自己的预测模型补充了中性的判断。
“孔明先生,你认为任务优先还是人性优先?”
约瑟夫·杨并没有对人工智能的评价做出回应,他为了显示自己对华夏文化的了解,改变了对人工智能的称谓,做出了跳跃式的问。
“将整支舰队看作是相对独立、又具备多样性的人类群体的话,所谓的恐怖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如果是真正通过抽签被选中的,那就代表这支舰队群体人性中的对抗因子。”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