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都是人才(第1页)
在汤若望的邀请下,朱慈烺来到了汤若望在教堂后面的住所。
刚刚走进住所,只觉得眼前忽然一亮,这里简直就是实验室啊,到处摆放着仪器,大多数是一些天文仪器。
朱慈烺还在汤若望工作的桌子上看到一本名为《崇祯历书》的书籍。
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是由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汤若望等人花了五年的时间研究编译的成果。
书中有天文学理论、天文数学、天文仪器描述,还大量引进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地球的概念,包括日食、月食、木星、水星、火星的运动。并介绍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在坐标系方面介绍了黄道坐标系。
在两年前,也就是崇祯七年正式编成,是汤若望等人的心血。
然而在历史上,此书编就后,因一些思想保守反对派的干扰争执了十年,直到崇祯十六年八月,崇祯皇帝力排众议,下定决心颁布历,但颁行《崇祯历书》的命令还没有实施,明朝就已灭亡。
汤若望见太子殿下翻阅这本书籍,心中大动,他很希望这个未来大明的主宰,能够对这本书产生兴。
虽然不知道这个孩子能否认识这些字,但书中有不少几何图,希望多少能够吸引一下太子殿下。
朱慈烺感受到汤若望殷切的目光,将书合上,看着他,道:“如此巨作,当以国用。”
看着有些激动的汤若望,朱慈烺接着说道:“本宫不愿明珠蒙尘,但也希望先生能够为我大明多尽一份心。”
“不知殿下想要我做什么?”
汤若望很直接的问道。
见对方如此痛快,朱慈烺也不啰嗦,开口道:“我知先生通晓西洋火炮的制造之法,不知先生能否为我大明造一些火炮,如红夷大炮那般。”
明朝的火器展虽然不错,但在明末,已经稍微落后于西洋了。
此时欧洲不少国家的军队已经普及列装燧枪了,火炮研究技术也比中国强上一线,大明几次从澳门的葡萄牙人手中购买火炮。
“没问题,只要有炮厂,我会教会他们铸造最的火炮。”
汤若望很痛快,他作为天主教中国区的总舵主,传教也是他的主要工作,而想要顺利传教,必须结交大明的权贵。
而眼前的太子殿下,作为大明帝国未来的皇帝,现在结交,绝对对他的传教事业有极大的好处。
“好,我会请父皇陛下下旨,重设厂,由你主持铸炮,不会让你受到任何人的影响。”
朱慈烺很清楚,现在还没拿下兵仗局,指望让汤若望一个老外去管那些老油条,有些不现实,不被坑死就不错了。
接着,朱慈烺又参观了一下汤若望的实验室,现一侧墙上还挂着一把火铳,看外表,不同于大明士兵所用的火铳。
“这是什么火铳?”
朱慈烺指着那个特别的火铳,道。
汤若望介绍道:“回殿下,这叫燧枪,是利用火石撞击引燃火药的式火铳,产自澳门卜加劳铸炮厂。”
“你说澳门的卜加劳铸炮厂已经生产燧枪了?”
朱慈烺心中有些激动。
卜加劳铸炮厂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铸炮厂,不仅生产大炮,还生产炮弹,火药,甚至敎堂的铜钟等。朝廷获悉后,曾多次派人到澳门购买大炮。
此时的澳门并不是被葡萄牙人占领了,只是葡萄牙人缴纳了费用,租用一些土地,获取在澳门生存的权力而已,很多事情都会受到大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