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芳园应赐大观名(第2页)
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万象争辉(匾额)
李纨
名园筑就势巍巍,奉命多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
凝晖锺瑞(匾额)
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仙源(匾额)
林黛玉
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贾妃看着这些孩子们的题咏,心中十分欣慰。她知道,这些孩子们都是她的骄傲。她深情地注视着这个大家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喜悦和满足感。
元妃看完,赞不绝口,又笑道:“到底还是薛林二妹的诗作与众不同,不是我们姐妹所能及。”
原来黛玉一心想着今晚要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做,只好胡乱做了一五言律应命便罢了。
黛玉心中颇有些失落,但她并不气馁,她深知自己的才华并非无人能及。只是这次的创作并未达到她的期望,她需要寻找新的灵感和表达方式。
她一时走神神游起来,觉得正在回家的路上,回到家中,黛玉坐到书桌前,开始挥毫泼墨。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自己心中的景象,将情感融入每一字每一句之中。她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仗等,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最终,她完成了一令人惊艳的五言律诗,将她对宫廷生活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元妃看到黛玉的诗作,也不禁赞叹不已。她感慨道:“你今晚的诗作真是大展奇才啊!不仅将我们姐妹所不及,更是将全宫中的人都压倒了。”
……
时宝玉尚未完篇,仅完成了潇湘馆与蘅芜院两,正在专心于怡红院一。稿件中有一句“绿玉春犹卷”
,宝钗眼神一瞥,趁众人未留意,轻推宝玉手臂,低声提醒:“贵人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才改为‘怡红快绿’;此时你再用‘绿玉’二字,岂不是又回到原来的立意上了?况且关于蕉叶的典故有很多,你再想一个更好的词语吧。”
宝玉听后,紧张地说道:“我这会儿脑海中一片空白,完全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
宝钗微微一笑,轻声细语:“你只需将‘绿玉’的‘玉’字改为‘蜡’字即可。”
宝玉疑惑地问道:“‘绿蜡’可有出处?”
宝钗悄悄地点点头,笑意满面:“真亏你想得出来!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恐怕连‘赵钱孙李’都想不起来了吧!唐朝韩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难道你忘了么?”
宝玉听了,豁然开朗,笑逐颜开:“真是该死,该死!眼前现有的句子,竟然没想得起。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今以后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
宝钗也低声笑着:“还不快做下去,光是‘姐姐’、‘妹妹’的叫唤!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呢。”
她一面说笑,一面担心他耽误太多时间,于是抽身走开了。
宝玉续成了此,共有三。此时黛玉未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心中有些郁闷。她看到宝玉构思艰难,走到案边,知道宝玉只少“杏帘在望”
一,于是叫他抄录前三,自己却吟成了一律诗,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向宝玉跟前。宝玉打开纸团一看,觉得自己的三诗与黛玉写的相比差了十倍,于是赶紧恭楷誊录完呈上。
元妃看是:
有凤来仪
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