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什么样的臭石头(第4页)

、一千”

的数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什么八百?什么一千?

近卫营就四百多人,哪来一千人出战?

方以智听了一阵,若有所悟,尝试着问道:“殿下是否打算在城内设伏?”

“嗯,本宫确有此意。”

朱慈烺转向赵大勇等人,分享刚刚想到的巷战策略:“他们就半个牛录,咱们却有满城壮丁。放进来慢慢打,怎么样?”

赵大勇顿时吓得脸色煞白:“这……这……这如何使得。殿下,万万不可啊!”

“哦?怎么说的?”

赵大勇顺军时,曾经打过好次攻城战。虽然只是低级军官,无法纵观全局,却也略有心得。

在守城战里,最佳方案是在城外反复拉锯,而城墙和城门则是最后一道防线。

守军必须竭尽全力守住城门,一旦被打开缺口,又无法迅堵上的话,城池陷落就是早晚的事。

赵大勇从攻城方的角度,东一鳞西一爪地描述着亲身经历。当士兵突入城内,所到之处,守军总是望风而逃。

就好像溃堤一般,打着打着,守军就全线崩溃了。哪怕守军人数更多,也无济于事。

“怎么会这样呢?”

朱慈烺也知道城门告破,城池多半沦陷的说法,没有对赵大勇的经验产生怀疑。

但他有点想不通:为何巷战在热兵器时代,被称为军队的绞肉机;而在冷兵器时代,就连一天也打不下去。

守军可以在城内提前布置防御工事,设置各种障碍物,对于突入城内的攻城士兵来说,守军明明更占优势才对。

当然,守方大多在精疲力尽的时候,城门才会被打开。

可万事无绝对,比如说攻城方利用内应打开城门,也能很快攻陷城池。

仅仅一座城门,并不能一下子涌进太多士兵,攻城方如何在巷战击败守军呢?

朱慈烺看向方以智,希望能得到一份答案。他急需用一份靠谱的答案,完善脑子里的巷战计划。

方以智确实很聪明,可他从没带过兵,打过仗,没法体会战场的精髓。

他尝试着答道:“或许,是因为看到城门被破,将士们的士气堕了吧。”

见朱慈烺不是很满意这个答案,赵大勇支支吾吾地提议:“殿下,不如让属下……去问问程都尉?他是宿将,肯定能为殿下解惑。”

方以智叹道:“我早上刚去大牢看过,他非但不肯认罪,还把我狠狠骂了一顿。向他请教……难啊?”

朱慈烺听得火冒三丈,大声道:“陈富贵,你先下去疗伤。毕长喜、老魏,你们几个看好各处城门,勿让贼人有机可乘。大勇,带本宫去县狱。本宫倒要好好看看,这程虎是什么样的臭石头。”

(ps:本章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