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4页)
“老太太,什么是熙游避灾啊?”
田浩很想搞清楚,都是什么习俗呀?
老太太就跟他说了,京中过端午啊,一般的大臣们会跟随皇帝,在初五日上午,群入天坛“避毒”
,天坛是祈年圣地、各胜,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游乐一番;过午就散了,有的到鱼池或高粱桥、满井、草桥、积水潭等处“饮醵熙游”
,也叫“走百病”
。
而金鱼池早在辽代称为鱼藻地,明代以后,居民在这里挖塘植柳,饲养金鱼。
现在则是每年端午,正是绿柳低垂,景色迷人的时候,人们竞相来这里进行赛马等活动,同时也吸引了很多生意人在此摆摊售物。
不过定国公府因为有至亲去世,今年是喜庆不起来了,也游逛不起来。
“老太太可以去走百病,长生一个人在家就可以。”
田浩觉得全家人陪着自己,不参与过节的乐趣,有些太对不起大家了。
“说的什么傻话?你一个人在家我们出去乐呵,像什么样子?”
大舅母都被他这话给逗笑了:“都在家里陪你过节,何况端午节,外面乱哄哄的,你两个舅父难得都在家,咱们全家团聚一番,比外出游逛强多了。”
田浩注意到,大舅母这么说,老太太和二舅母竟然都点头认同了。
可是他没记错的话,他还有个三舅父和三舅母的吧?这也不算是全家团聚了啊?
把此事记在心里,嘴上却没说出来,而是换两个词儿:“那长生可开心了!”
“开心,都开心!”
老太太看他高兴,自己也心情好了许多。
六个表哥又跟田浩说了一些端午节的传统,还有历年端午节的趣闻等等,倒也聊的不错。
京城的人一般都认为“善正月,恶五月”
。
因五月气候温热,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宅、驱避邪祟。
所以早早的,府里就开始做起了准备,用黄纸盖上朱砂红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被家里的下人仆妇们粘在门上,以逐祟恶。
五月初一,一大早起来,牛奶娘就将菖蒲、艾草插在门的两旁,告诉田浩说:“这叫蒲剑,这个叫艾虎,可以辟邪驱瘟,让少爷你平平安安的。”
说完又拿出来一双蒲鞋给田浩换上:“这是蒲鞋,您换上!”
“怎么还弄了这个?”
田浩只好伸脚,让牛奶娘给他换上鞋子,这蒲鞋其实就是草鞋,他没穿过啊,要不然他自己就穿了,不用人伺候:“你们有吗?”
“有的,少爷,牛奶娘给买了。”
田小宝伸出来脚丫子,果然是一双小蒲鞋在脚上。
穿戴好了之后,田浩带着人去了松鹤堂,给老太太请安顺便吃早饭,可是到了却看到大舅母与二舅母都在呢!
老太太乐呵呵的招呼他过来。
田浩刚过去,就被大舅母给拦住了。
“这里还有扔灾一说。”
大舅母将用五彩绫罗精心制成的小虎、葫芦、樱桃、桑椹、瓜豆、葱、蒜形状,用彩线串起来,系在了田浩的胸前:“挂着别摘下来啊,等过了五月初五的午时之后,再摘下来,连同门上贴着的剪纸葫芦揭下来,一起仍到门外去,这就是扔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