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好坏消息英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第1页)

又一次,向宜听到庄单敲敲自己的房间门,她故意没应声,猜测对方一定会回房间,等庄单出来时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向宜。

他手里果然拿着便利贴跟笔,准备贴到向宜的门上。

“我的门不是留言板!”

向宜冷哼一声,“不要把你的留言总是贴在我门上!”

庄单呆了下,他没有想的很复杂,只是觉得这样向宜回房间前可以看到,会很方便,但察觉到对方有一点生气,他还是选择了退让:“好的,那我下次贴别的地方。”

“你不要总贴便利贴。”

庄单很真诚,问:“你不想我再告诉你了吗?”

“我没有这个意思。”

向宜觉得自己在对牛弹琴,干脆再直白一点儿,“我是说我跟你完全可以用别的方式联系。”

“”

“你是真傻还是装傻?”

跟恋爱时一样,向宜想要撬开对方的脑袋,想要知道对方到底在想什么,她琢磨不透庄单的脑回路,明明她已经把答案递在他的面前,“明明有更现代人的方式,为什么你还这么复古?”

庄单还以为向宜不愿意跟他有过多的牵扯,尽管明白了向宜的意思,但还是小心道:“你愿意加我的微信吗?”

“嗯。”

向宜抿了抿唇,还是故作矜持,“如果你很想的话,我可以加回你的微信。”

向宜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但她真的觉得自己很大度,他们既然做了室友,就不能一直这样僵持,理所应当,也应该恢复彼此的联系方式。

作为合格的室友,向宜觉得自己还有必要在加了微信以后翻阅一下对方的朋友圈。

恋爱时,庄单很少发朋友圈,就连两个人刚在一起,他都没有发过一条官宣图片。

这跟向宜预想的恋爱完完全全不一样。

在向宜原本的预计里,两个人应该拍一张合照,然后配一个幸福快乐的文案,发在他们各自的朋友圈,但庄单跟她说很没必要。

向宜不理解,第一反应是他是不是在钓鱼,朋友圈里还有其他见不得人的东西。

她悄悄的生气,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怀疑和庄单的感情,所以她问:“为什么?”

为什么不发关于我们的朋友圈?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好?还是说根本不喜欢我?在一起只是凑乎?

但庄单的回答很简单,他说:“因为我不爱发朋友圈。”

跟一天发六七条朋友圈的向宜比,庄单的朋友圈可以说匮乏,除非导师强制要他们发的科研推文,否则十天半月都不会见不到一条。

庄单说的是实话,向宜有气也没出撒,只能闷闷地哦了一声,说:“好吧。”

不知道是不是听出向宜的语气不太对劲,庄单又继续:“而且,我觉得感情这件事情很私人。”

“什么意思?”

庄单没有想隐瞒自己恋爱的意思,但他觉得发朋友圈告知大家恋爱这件事情很无聊:“我的意思是就算你发朋友圈告诉别人这份感情也不会变好,就算你不发朋友圈告诉别人这份感情也不会变坏,朋友圈不是冰箱,没有办法保鲜,该是好的就是好的,该腐烂的时候就会腐烂。”

朋友圈不是冰箱?没有办法保鲜?什么破形容?还有他算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暗示她?说两个人的感情迟早有一天会腐烂!就算发朋友圈也会分手?

“知道了,如果你不发的话,我也不会发。”

向宜越想越不开心,干脆赌气的跟他说,“我不会发你的任何东西,因为我也觉得这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这次庄单没有再解释,他点点头,没有任何意见,说:“好的。”

仔细想来,两个人确实很不合适,庄单都没有发现那会儿的向宜更生气。

向宜没有直白的说出来,以行动证明自己的不悦,她不再频繁的更新自己的状态,把原本想要记录的恋爱日常都放在了草稿箱,只有一次偶然,向宜不小心点了发送。

原本向宜想要撤回的,但又觉得没有必要。

于是,作为朋友圈里最低调的情侣,向宜跟庄单难得秀一次的恩爱被朋友疯狂点赞,评论区全是起哄两个人总是悄悄幸福。

向宜很开心,想要跟庄单说,但又想起之前自己的狠话,她不会在朋友圈发关于两个人的事情,忍了再忍,才决定自己假装截错了图,不经意给庄单发一下,还没等到回复,又装作懊恼的样子,说她的朋友们在阴阳怪气她,她觉得羞耻。

庄单没有太大的反应,但两天以后也发了一张向宜的背影,问她有没有去看自己的朋友圈,然后没等向宜回答,又把话题转向了今天在食堂吃的晚饭很不错。

尽管向宜也没有表示太多,但她开始经常点进庄单的朋友圈,庄单是真的不爱发自己的动态,很长的一段时间,向宜的背影占据了庄单朋友圈的全部,直到半年以后,随着时间,庄单的朋友圈才又成了空白一片。

两个人分开以后,向宜没机会再看到庄单的朋友圈,但她觉得一年的时间足够庄单再发点儿什么,可什么也没有。

庄单既没有发什么朋友圈,头像也都跟原来一样,就连朋友圈的签名都一如既往,保持了一长串的破折号。

向宜想,庄单这个人果然很无聊。

04“好的。”

八月底,向宜收到了学校的培训通知,向母也在这个时候说想抽空来一趟西城。

“干什么?”

向宜皱眉,不理解向母为什么忽然要来。

“本来找房子你就没跟我们说,忽然租了,家里肯定放心不下。”

向母在电话那边说,“正好我跟你哥最近有空,想着小宝也没去过西城,大家一道去你那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