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4页)
安秀才了然,但他认为这种事不是墨珣该操心的。墨珣的当务之急,就是好好读书。“你……”
墨珣活得久也看得多,一见安秀才板起了脸,就知道他肯定要教训自己。墨珣这个人吧,本身就不爱听训。以往师父师兄还在,他都撒泼打诨混过去了,更别说现在了。他直接插了句嘴,“我只是担心我爹爹。”
插嘴有技巧的,如果是随口抢白的话,会给安秀才留下一个不尊师重道的印象;可像墨珣这么说,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孝顺孩子的位置上。安秀才联想时,也会考虑到墨珣年纪还小,从而直接被墨珣的话带过去。那么重点就落在了伦沄岚,而不是墨珣身上。
安秀才顿了顿,这才叹了口气,“流言止于智者。”
“但是先生,三人成虎。”
墨珣双手摆在桌上,一副要跟安秀才促膝长谈的架势。“敢问先生,我们这石里乡,真正是‘智者’的人有多少?‘愚者’又有几何?”
见安秀才陷入了沉思,墨珣知道他听懂了自己的意思。“既然‘愚者’居多,那么又怎么能寄希望于‘智者’呢?”
“信的人自然信,不信的人却是不信的。”
安秀才站在墨珣身边,敲了敲桌子,“你能想到‘三人成虎’很好,但是我记得你还没学过《战国策》?”
“……”
墨珣完全输给了安秀才的脑回路。他自然是知道流言蜚语无解,但他心里就是不爽,不吐不快的那种。墨珣反复呼吸数次,这才压下心中的愤慨,专心回答先生的问题,“我私下里看过。”
安秀才眼尾微微扬起,眼角的纹路明显起来,看似对墨珣的作为很是满意。“看了多少?”
墨珣思考了一下,“三人成虎”
出自《战国策·魏策二》,那就……“恰巧看到‘魏策二’。”
“都读懂了?”
安秀才颔。
为什么觉得安秀才哪里怪怪的?
墨珣正巧觉得眉毛有些痒,伸手挠了挠。却在安秀才看来,墨珣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且与先生说说。”
“许是懂了。”
墨珣选了个比较稳妥的答案。安秀才总爱问他读懂了没有,若说“读懂了”
,安秀才除了要求逐字逐句解释外,还要让他说明含义、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若说“不懂”
,那就是欺骗师长,需得罚抄课文。墨珣读过归读过,但那时候他并不是为了科举而念书,所以往往无法回答到安秀才需要他回答的意思。
好在安秀才只是“嗯”
了一声,又把话题绕回了刚才墨珣说的话。可能是读书人的通病吧,安秀才很爱把家事推及国事,然后说到天下事。“若是有人妄议当今圣上,圣上当如何处之?”
“……”
不知道是不是安秀才熄了考举人的心思,又教了个学生,反而不大到茶肆里去了。茶肆是一些读书人经常聚集的地方,有时候谈谈诗词歌赋,有时候就聊聊策论。去得少了,满腹牢骚无法诉说,对着墨珣这么丁点大的孩子都开始讨论了。墨珣抿抿嘴,有些欲言又止。
“这就跟你刚才介意的那些无稽之谈是一样的。”
安秀才顿了顿,却不打算再往下说了。妄议天子本就不对,更何况墨珣还是个五岁孩童,若是去外头浑说,他的小命也就不保了。
墨珣琢磨了一下,立刻懂了安秀才的顾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或者……墨珣眼睛眯了起来,牙关紧闭……可以杀鸡儆猴。
安秀才一看墨珣眯眼,当下知道他想到了不好的地方,立刻佯装咳嗽了一声,“墨珣,你爹爹最后有做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