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鸟鸣涧赏析(第1页)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唐)
先简单说说这首诗的作者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画家。平生喜好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因笃诚奉佛,有“诗佛”
之称。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根据百度百科内容摘录整理
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其字与号中的【摩诘】为净名、无垢尘之意,是【维摩诘】的简称,而维摩诘是佛经中智慧极高的大菩萨,唯有七佛之师文殊菩萨才能与之不相伯仲。王维以摩诘自号,即有见贤思齐之意。
摩诘,其实是一种究竟超越的智慧,在这种智慧境界中,一切本自清净。这种清净离于一切尘世垢染,永远不会被红尘染污,是为究竟之无尘。《鸟鸣涧》这首诗所透发出来的智慧境界,即有一种“摩诘”
之光。这也是为什么每当我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语言无法形容的禅心诗意悄然氤氲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心生向往
闲言少叙,且来品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这诗中是没有“人”
的。
开篇“人闲”
二字,是全诗最重要的诗眼,却在如此不经意之间飘然而出,看似“闲笔”
,实为龙目。
而在“人闲”
二字中,闲字又是其中的重点。可以说,全篇都是在从不同角度阐释“闲”
的境界。
什么是“闲”
?雪漠老师书中常常见到这样一句话“静处观物动,闲里看人忙”
。可以说,这句话基本上已经将这首诗说透了。
闲,并非是闲着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即使做事,心也是闲的。所以,人闲,闲的不是人,而是心。
或者说,闲下来的是人心,人心者,妄心也。妄心,即各种妄念纷飞的心,即被色受想行识五蕴乌云层层覆盖的心。
妄心不生,真心朗照,寂静清明,是为闲也。读懂了这个闲字,这首诗也就很容易明白了。
闲,即是【无人之境】,《鸟鸣涧》即是对【无人之境】的诗意传达。
人闲桂花落:无人之境,无去的只是人心、妄心,留下的是自在与清明。而且也只有这自在与清明的心,才能融于万物,与万物同体,从而敏感地感知到万物细微的变化,比如一朵花从枝头飘落的姿态与声音。桂花飘落的时候,不仅有一种轻盈舞动的美,还有一种在风中飘来的幽香
桂花之落,亦象征着清净之心了无挂碍,连幽香的桂花也一丝不留。
《维摩诘经》中有个故事,维摩诘居士讲法的时候,有一天女随喜而散花,花瓣就落在了很多大弟子的衣服上,却无法落在大菩萨们的衣服上。这是为什么呢?天女说:习气尚未消尽,花就会沾到衣服上,习气消尽了之后,花就沾不到衣服上了。
桂花之落,正是落落清净之象征。
夜静春山空:这一句比上一句就更进一步了。人闲桂花落,从观心实践上来说,属于【初静】。就是说,将自己的精神和注意力全部收回到自己的内在。目不外视,耳不他听,六根闲闲,心无旁骛,唯专注于内在的宁静,并让自己的整个身心全然地融入这宁静之中。这时,心因静而敏锐,故可觉知细微,乃至一朵花丛枝头落下的声音,也如此地清晰可闻。但这还不够,还需要进入更深的静,静到什么程度呢?《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
,要静到虚之极致,“夜静春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