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眉上有火打一成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第2页)

刘毕沅似乎没能立马想起李泓瑞是哪号人物,顿了顿,他喝口杯中冷酒,嘴边扬起好不屑的笑:“我当是谁,原来那狗东西还活着,”

说着他看向身后方站在柱子旁的贴身小厮,问:“上回柴中绥没把他弄死?”

小厮对此哪敢稍有迟疑,无论记得清不清除皆是立马回道:“年前梁园只是对李泓瑞行事进行了一番警告,李泓瑞倒是安生许久。”

年前李泓瑞试图想对寄居在梁园里的那个女子用些下作手段,被梁园提前知去,对他进行了一番警告。

而梁园那地方上下的人里哪有半个善茬儿啊,上面交待的是“警告李泓瑞”

,命令传到下头来,上御卫直接出了几个手艺不错的便服把李泓瑞一顿猛揍,揍得人分明已经卧床起不来,偏偏身体上看不见半点淤青伤痕,大夫去了甚至不知该怎么开药治疗。

刘毕沅并不知下面人之间传的事,他歪头一笑,自我感觉实在风流倜傥:“那为何出年他又敢不安生了?”

小厮默了默,瞎猜道:“大约是因为出年后分官没有分他?”

李泓瑞来京便是为分官后在汴京落脚,可惜他是个废物,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不仅连个女人都拿不下,完成不了答应刘毕沅的事,还自以为狡兔三窟,边乘在国丈府的大船上,边想去搭大理寺申沉的关系攀和光,到头来屁没捞着不说,国丈府也把这没用的废物赶出了门。

现在,他做了甚么,引得上御卫去找他?

关于这个问题,要保命的跪地男子已使尽浑身解数打听到原尾,殷勤道:“外面对太上遇刺之事一无所知,李泓瑞买通梁园内宅一个小婢子,试图弄清楚太上梁王遇刺后吃的甚么汤药,结果那婢子被抓现行,跟着把他撂了出去,不过,不过……”

说着,男子再次犹豫起来。

刘毕沅最讨厌说话支支吾吾的人,晃晃杯中剩酒,忍着没给跪在地上的人兜头浇下,不耐烦道:“有话说,有屁放,公子没耐心听你犹豫。”

“据查与李泓瑞合谋探梁园之人,是您屋里古姨娘母家兄长!”

男子一口气说罢,再次一脑门磕到地毯上大气儿不敢出。

“……干!千防万防,没防住后院冒烟!”

针落可闻的屋里响起刘毕沅低低斥骂声,实在有几分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无奈,古姨娘的事他此前听自己媳妇提起过,只是他没在意,不以为一个姨娘的家人能在汴京翻出甚么浪花。

刘毕沅赤脚在地毯上来回踱步,一圈又一圈后,良久,他停下来,深深吐纳几息问男子身旁另一年轻人:“布子立已送出汴京?”

额头磕在地上的年轻人这才敢直起身,汗涔涔抱拳道:“回公子,初二当夜便已离开汴京,安置妥当,任谁也不会找到。”

事情原本安排得滴水不漏,谁知半路杀出个李泓瑞捣乱,牵连得自己后院冒烟,刘毕沅把牙齿咬得咯咯响。

气氛凝重中,他思考片刻后谨慎道:“光转出汴京还不行,整个梁八州皆为柴中绥所有,若叫她察觉到布子立,便很很为时晚矣,你立马带人把布子立送思宁老家,不,送全州,送全州找知州安置起他,我就不信,柴中绥本事再大,她还敢去她亲耶的封地掘地三尺找人?”

思宁是刘毕沅老家,全州归宋王府所在宋地管辖,更是前任知州刘庭凑的发迹之地,布子立是投·毒当事人,因为某些原因用罢他后没把他杀死以绝后患,怎料周围并不安全。

年轻男子立马说着“公子英明”

的奉承话讨主人开心,紧闭屋门忽然被敲响,刘毕沅心腹之人火急火燎进来,扑通跪地,报丧般哭着带来个坏消息:“公子,下面人来报,今日平明时分布子立被上御卫便服带走了!”

平明时分?!

上御卫何时摸到布子立这条线的?梁园上午不是接见咸亨旧臣刘文襄,彻底释放出矛头指向皇帝的信息么?他们为何还要声东击西杀这回马一枪?

所有问题密密麻麻如攻城飞石迎面砸来,刘毕沅只觉眼前一黑,浑身血液飞快冲向头顶,旋即,他两腿发软踉跄着就要往后跌倒。

幸被小厮眼疾手快扶住,皇帝大舅哥在绝望和愤怒交织的情绪中,用力砸了手中柿柿如意纹双虎耳镶金玉酒杯,失声大吼:

“卑鄙柴讷之,我·日·你先人!”

·

精心设计闹得满堂彩,岂是死几个小喽啰能煞戏,在刘毕沅气得仰天长啸时,梁园之主柴睢领顶软轿一蹦三跳来到四卫所。

“卫所重地,来者止步!”

然而不待太上仪驾靠进,四卫所门口哨亭里,卫卒已远远举起手中弩·弓高声斥警,他身旁,精壮的卫犬双耳后倒配合地发出低吼之音,凶猛的口水直往地上掉。

虽哨亭卫卒和犬已不是昨夜那波,但无法否认眼前这是多么熟悉又亲切的一幕。

昨日半夜来时,新吃下一大碗药的柴睢既晕且困,坐轿则颠得想吐,走路又晕得想睡,幸有郑芮芳在旁陪着,时而乘轿时而步行一路来到位于梁园外东北角的四卫所,然未待靠进便如这样被哨亭卫卒和犬制止住脚步。

昨夜是郑芮芳拿着蟠螭令和舒照的腰牌让卫卒放行,而春风微拂的今日,换作了太上梁王亲自出面。

一封释放令加盖四个印章又红又专地抖开在卫卒面前,太上免了卫卒屈膝将行的跪拜,颇有几分嘚瑟:“瞧清楚,孤这回手续齐全来接人嗷。”

昨夜当夜卫卒不让进的场景,太上皇王历历在目。

现在当差守门的卫卒:“……”

卫卒顾不上细看释放令上所书内容,因为令书最左侧依次顺下的“太上皇帝之宝”

、“柴梁大王之宝”

,“上御卫总都督使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