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臣臣是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第1页)

顺着姜南风的说辞想下去,夏皇忽然意识到萧燧这场大胜对只想承平的夏朝而言确实是一件喜事。

哄好了夏皇,姜南风继续补上一句:“说起来真是惭愧,玉鹤不通兵法,于战事实在无长材。想到不用打仗真是松了口气。”

夏皇上下打量姜南风一眼,脸上渐渐生出不敢置信地表情。

他试探着询问:“玉鹤也有害怕的事情?”

姜南风抬手遮了一下脸,似有愧色,声音也变轻了:“硬着头皮做不擅长的事情,玉鹤当初每一日都如临深渊。现在不用再管这些,每一日睁开眼睛都感激苍天。”

平静的生活是夏皇不肯继续收服天下而得来的。

听在夏皇耳中就仿佛是姜南风代表曾经饱受战火侵袭的洛阳城百姓在感激他,心里最后一丝别扭也散开了。

夏皇这才说:“罢了,那就不计较临近年节,萧燧无皇命随意动兵的事情了。”

燕回趁机小声询问:“陛下要不要宣召燕王回京,和太后同乐?说起来,燕王自十三岁起,他和太后祖孙两个已经多年未见了。”

最重要的是立春之后就是萧燧生日,他该加冠了!

这种具有强烈代表意义的事情,夏皇要是不亲自给萧燧操持,难道萧燧不生出怨怼之心,以后会继续遵守对夏皇的承诺。

燕回一片好意,但夏皇做了几个月的皇位,心态却已经不同于之前了。

他全凭个人喜恶地当场拒绝:“太康和舞阳都不回来,单独让他回来做什么,既然打下新州,就让他带人在冀州好好安抚民心吧。”

一句话断绝了萧燧返京受夏皇嘉奖的可能。

燕回心里念了声“老天爷”

,人却记得夏皇今日不同往日,没有在僭越地一劝再劝。

夏皇的态度如此明显,朝臣没几个愿意大过年的触霉头;再加上燕回和姜南风都不提了,如此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竟然就被三言两语敷衍过去,对于战将和军队连一丁点封赏都没赐下去。

朝臣继续说着夏皇爱听的话,等到内侍监的首领太监过来向夏皇请求为后妃进阶,夏皇爽快地给每人都多赐了一年俸禄,至于身怀六甲的两位嫔妃更是得到了照着一品妃子标准阳台的待遇。

反正年底已经封了玉玺,不再处理国政,夏皇想起两位妃子腹中的孩子,也没心思再和朝臣说什么了,直接让人都离宫回家休息。

姜南风落后其他人几步,最后等着夏皇,跟夏皇主动商议:“陛下,如今国库不丰,燕王带兵得胜,不对将士封赏说不过去,封赏的话库银又受不了,不如臣亲代替陛下去燕地一趟,以做嘉奖。”

口头奖励,精神鼓舞,物质不给支持,主打一个面子好看,不失礼。

夏皇哈哈大笑,拍着姜南风后背:“好好好,玉鹤又为朕分忧了。”

他压低声音:“朕这一趟不让你白走,等你回来,正式把官职提起来。朕封你做副相。”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叠起来,姜南风确实为了夏皇尽心尽力解决了许多难题,朝臣如今有些不方便或是摸不准夏皇脉的臣子都喜欢找姜南风商议。

姜南风即便没有刻意结党,但他确实已经又一次重新成为各路关系之间的枢纽。

这一回,姜南风没有再推拒夏皇官职的恩赏,向夏皇抱拳致谢后,带上夏皇亲笔写的升职回家。

当天下午,姜南风带上早就收拾好的行囊,又拿着圣旨去京郊大营点了一百名随扈,带上人浩浩荡荡地启程。

回望着年根底下张灯结彩洛阳城,姜南风在心里摇摇头。

夏皇确实有安定百姓的本事,为人也不奢侈,可惜,真想要“天下太平”

还得指望萧燧先把天下打下来。

冬日,大雁都知道向南飞,寻找水草丰美的栖息地,只有姜南风带着人马一路向北去。

命运之所以无常,正是因为它从不按照人的期待进行。

在所有官员都认为盘踞北地的锦丰军不会有所异动的时候,锦丰军偏偏动了。

原来,就在萧燧对冀州动手的时候,锦丰军头领姚瑞敏感的意识到锦丰军和辽东军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如果只顾着醉生梦死,那么十年之内,锦丰军占领的地盘肯定会被萧燧蚕食鲸吞。

于是,充满了危机感的姚瑞当日点兵,带着手下十路大军同时在边境发动攻击。

所谓萧家军力能打的战将都是萧燧从辽东军中提拔的,他们全跟着萧燧回去燕地,如今留守战将都是夏皇安排的人,对夏皇的忠心足够,可军事能力实在平凡。

经过连续十数日的攻伐,没有天险和高大兼顾城墙作为依靠的城池大多没守住,战线不得不向后收缩。

大年夜当天,夏皇刚刚登上城楼点灯,与民同乐,“大败”

的战报就伴随着呼啸的北风一起踹开了洛阳城门。

站在楼顶的夏皇笑不出来了。

他急着派人八百里加急去追姜南风,让姜南风把“口头安抚萧燧”

改成“亲自把萧燧接回京城”

士别三日

快马加鞭是赶路最好的选择,但姜南风身负皇命,不能丢了夏皇的脸面,所以,想要赶路可以,但不能做官员打扮,更不能在驿站休息了。

姜南风视线往护送他的战士里扫了一眼,笑着对领队的百人将招手。

百人将上前,客气询问:“姜候有何吩咐?”

姜南风对天拱手道:“陛下派人传旨,希望将军能尽快带我抵达冀州。将军可愿意带着手下战士返回大营更换贫民衣衫?”

百人将脑子一百,完全没能明白姜南风这个安排的深意,喃喃反问:“……回去换衣裳?姜候,陛下下旨后,战将无故不得返回驻地,末将实在不懂您的深意,还请姜候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