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永远为你心动英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倪栋参与新项目结识纪思源(第3页)

整个3月,倪栋都是在天润化工的招待所内度过的,他们的工作节奏都是前一步,还在这个月底,倪栋完成了扩大初步设计报告中的所有工艺计算部分,徐工非常满意。

招待所的后门有一条小径,向西北走上两三百米有一个小门,穿过小门就进了景区,只允许内部的人使用。暂时没事,倪栋晚饭后通常会独自到景区里走走,他还有自己的事情,每天要给魏馨通电话。肖志斌、杜丙章也跟着走过两回,后来倪栋提醒他俩继续熟悉报告书的内容,协助其他工程师绘图,这两个知趣的不再跟来。

这天饭后,倪栋又是一个人到里面散步,路过一个小亭子,迎面碰上了纪思源。

“倪博好,散步呢!”

纪思源热情的打着招呼。

倪栋笑着答应,“是啊,你也出来走走。”

“那,倪博,不介意的话,我陪你走走。”

纪思源试探的问。

人家这么客气,倪栋没法拒绝,示意同行,后来纪思源告诉他倪栋,他为了接近倪栋已经观察了好一段时间。

3、

纪思源是他是华蓉本地人,家在双林镇武原村,比倪栋大五岁,高中毕业那年成绩只能读大专,他觉得上大专出来也不好找工作,于是就去上海跟着舅舅干了。纪思源的舅舅叫董宏涛,原来在县里的化肥厂跑供销,人不光勤快,脑瓜活、眼光准、嘴皮溜,是厂里公认的能人,九十年代初下海、在上海的一家化工贸易公司做经理,后来自立门户、还做化工贸易,凭着积累的人脉、精明的头脑,还有化工行情的火热,董宏涛的生意是越做越好。董总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和女婿主要帮他打理公司业务,二女儿和女婿在他的支持下独立经营仓储和物流,小儿子董铭年纪小、跟着大姐两口学做生意,而纪思源到了舅舅的公司后从最普通的业务员做起,企业一家一家的跑、生意一单一单的做,董总从纪思源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很喜欢这个外甥。

纪思源成年在外跑,见识、眼界当然不同,也不愿被家庭羁绊,所以年年被催婚、他就是不行动。二十六岁那年,父母说啥也要让他赶紧成家,这个岁数在农村除非有毛病,否则孩子早都生几个了,他舅舅也能理解,恰好舅母的表弟家有个年纪相仿的姑娘叫贺小菊,大专毕业后考到了县医院做出纳,那姑娘眼光也高,拖到二十四岁了还没找,于是趁着春节回家,舅母给他俩牵上线,没想到俩人竟你情我愿、成了!第二年春节结的婚,年底就抱上娃了。

这有了老婆、孩子,纪思源就有了牵挂,更何况贺小菊成天电话里给他哼哼唧唧、想让他回来,还威胁他“如果不回来就给你戴绿帽子!”

,当然是玩笑话!纪思源的父母也希望这个独子能留在身边,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也都有不太好,儿子媳妇在身边总归有个照应。

纪思源跑了十几年,心已经野了、眼光也高了,总想着能像舅舅一样做出一番事业,但家里逼得实在没办法,只好答应回去。

董总能理解妹妹、妹夫的想法,就鼓励纪思源回去以后找个合适的化工项目干,资金、销售都能帮到他。表弟董铭跟纪思源关系最好,到了上海俩人一直住在一个屋子里,知道表兄的心愿未了,也表示支持他回乡创业。

纪思源回到家没有急着找项目,而是成天开着车到处转悠。听说堂兄纪思明在县里的化工园区当管委会主任,以为有多大能耐了,到那一看差点笑了,所谓的化工园区已经荒废多年,倒塌的围墙、残破的建筑、锈蚀的设备、一人多高的蒿草灌木,不知道的以为是墓地呢!找到表兄后了解了情况,又在里面看了三天,纪思源忽然感觉这里应该是个好机会。

这年1o月,天润公司项目部对外招聘,贺小菊托人给纪思源报了名,成天在家里闲逛、吃老本,没个正经工作怎么行,纪思源本不想去上班,奈何老婆联合父母一起施压,不得不去应付些日子。春节放假的时候,纪思源开车带着老婆孩子去上海玩儿了几天,贺小菊从未去过上海、念叨了好久,纪思源看看孩子大些了才同意去的。一家子住在舅舅家,玩的挺开心。

临回家前,表弟董铭给他提供了一个信息,上海有家化工企业新上了一个项目,估计5月份可以正式投产,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数量不小的残液,据说这里面的成分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这家企业确实没有空间再上一套残液处理装置,焚烧的尾气也需要处理、费用也不低,环评的时候他们向专家许诺这些东西交由专业公司处理,可是快投产了,接手单位还没影儿呢,厂家挺着急的。

纪思源接触的企业很多,其中有部分小化工厂就是靠回收大企业废弃物中的有效成分生存的,而且有的企业效益也很好,于是跟表弟一块儿去了这个正在试运行的企业,搞了两桶残液回来。纪思源想方设法找个懂行的人来研究这个残液,但是别说是华蓉县了,就是黄平市也缺乏这样的人才,一个月了没有一点进展,他几乎灰心了。直到化工所的项目组来到这里,纪思源一下子又燃起了希望。他每天利用各种机会观察这些人,很快锁定了倪栋。

4、

倪栋年轻、有学问,做事又快又好,经常都是他干完了等别人,后来集团高层来看望这些专家,亲耳听到倪栋是全国着名化工专家苏教授的关门弟子,就更加期待了。

纪思源没有直接跟倪栋接触,而是先从外围入手,他经常拉着化工所的人看现场、跑市里,有一句、没一句的打听关于倪栋的事情,给他提供消息最多的是杜丙章和肖志斌,那俩把他们知道的关于倪栋的“丰功伟绩”

说了个彻底,纪思源终于下定决心“倪栋就是他要找的人!”

了解到倪栋习惯饭后到景区散步,纪思源便故意制造偶遇,借机与倪栋攀谈。

俩人一边走一边闲聊,纪思源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倪栋也很开心有人跟自己分享,“看来你的生活蛮幸福,为你高兴呀!”

“我是去年离开舅舅的公司回家的,父母身体不好,孩子又小,媳妇一个人忙不过来。”

纪思源说着,“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把家里安顿好就应聘到了天润项目部。”

倪栋笑着说:“这样挺好,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做些事情,两全其美!”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纪思源与倪栋告别,他的经验告诉他不能急、得一步步来。

有了这次的交谈,倪栋对纪思源自然要亲近一些,说话的态度也更热情了。

很快,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出来了,徐工让倪栋抓紧来审。因为画图的工程师就在身边,所以有问题很快就能求证解决,三天不到,第一批图纸审完,倪栋又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这天晚饭后,又到景区散步,还在小亭子那里“偶遇”

纪思源。

寒暄过后,纪思源犹豫了一下,问:“倪博,我有个关于化工方面的事情想请教一下。”

“不客气,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