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人性本善二(第2页)
比如过失杀人的杀人犯,他确实是杀了人,但是他无心。
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吗,不知者无罪。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规范社会治理,加强法律和道德教育。
只有人性本善,唤醒人们心底里善的种子,人才能学会善行。
比如一只鸟,它刚满月就会飞。
但是如果是一个人,你再怎么教他他也学不会飞。
因为他的基因里就没有会飞的基因。
如果没有善的基因,人们又怎么能学的会行善呢?
即使学得会,那岂不是说社会上人人都是伪善的?人人都是虚伪的?人人都是假装的?
对方辩友的这个观点太可怕了。
他们是在怀疑这个社会,企图推翻现有的价值体系。
反一:
对方辩友一直宣称人有善的种子才会行善。
那同样的,人只有内心里存在恶的种子才会学会行恶。
依照对方辩友的观点,这正说明了人性本恶。
正四(祁同宇):
我方已经多次讲过。
人们最初的行恶并不是真的行恶,而是评价体系的不同。
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对自己人有利的行为,对别人却可能是恶行。
正是因为这点,我方也主张要建立社会秩序,打击违反秩序的行为。
法律不会因为你是过失犯罪而让你逃脱惩罚。
反三:
对方辩友谈到需要惩治过失犯罪,那如果人人的心都是善的。
那故意犯罪又是从何而来呢?
正四(祁同宇):
对方辩友这个问题问的让我摸不着头脑。
我们一直在辩论的都是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我们在讨论的是第一个行恶的人动机是如何。
有了第一个行恶的人出现,如果不加以宣传教化,就会形成恶的环境,久而久之,就会展出真正的恶。
我建议对方辩友仔细审一审题。
我们谈论的话题是本性是什么。
反二:
既然对方辩友谈论本性,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
为什么在最初的人类还不能解决温饱的年代,会出现易子而食呢?
正四(祁同宇):
我方已经多次论证我方观点。
在人们吃不饱的年代,易子而食不是行恶,他们是在解决生存问题。
这不是恶,这是生存的本能。
等到我们的社会进步了,科技展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不再是窘迫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渐渐意识到这些是恶行。
这也是正论证我方观点,最初的恶行只是社会的评价体系与当下不一致。
祁同宇说完,自由辩论的环节结束。
下面的评审团窃窃私语。
这个话题双方都有理由,双方的言也都有瑕疵,只能说打到了关键点就算赢。
而反方在这一局没有很好的抓住机会点出正方的逻辑漏洞。
最重要的,反方有人因为观点被压制有点急眼了。
祁同宇暗暗给陈海点了个赞,他把对手激怒给自己这一边加了分。
接下来是最后的总结陈词阶段。
这一段是93年辩论赛的高光时刻,也为原时空的震旦加了不少分。
祁同宇暗暗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