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42章(第1页)
正月十五到了元宵节了,村里的柳树开始冒芽绿了,青青嫩嫩一片。
大溪村的习俗,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折了柳树枝插到大门上,这样新的一年就会顺风顺水,平平安安。
元宵节呢,自然是要吃元宵的,这年头县城供销社的元宵又贵又要票,村里人都吃不起的,大家伙儿就自己在家做。
大溪村算是县里经济好的,一个青壮劳力一天能赚十工分,农忙光景好的时候,能有十几个,折合下来就是一天五六毛钱,这样下来也可以了。
家里人多的劳动力也多,赚的也多,生活上就会好过一些。
老话说,天道酬勤,这话是不假的。
一个人勤劳了,至少填饱肚子是没啥问题的,用许春秀的话说,吃糠咽菜也是能吃饱的嘛。
不过,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让许春秀吃糠咽菜也不愿意了。
这会儿,老姜家婆媳几个正忙着包元宵呢。
大溪村吃元宵,种类也挺单一的,有一年元宵节,姜大正好在公社开会,大中午的,赶不上回家吃饭了,就命好的在公社食堂吃了一顿饭,公社食堂吃的就是好啊,肉炒菜、大馒头的都有,吃的元宵都是白糖豆沙馅儿的。
姜大分了一碗元宵,不舍得吃,装在铝饭盒里用毛巾包着,带回家来给家里人和几个娃儿打牙祭。
那是黑娃儿几个头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元宵,听说都是糯米粉做的。
糯米啊,那是啥啊。
黑娃儿几个只见过大米的。
孩子们这没见识的样子,看在姜大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吃不好穿不好,见识也跟井底下的一样,一辈子坐井观天,没有出路。
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一辈子了,实在不想孩子们也想再过这样的苦日子。
现在还是二月里,虽然天气暖了些,但还是料峭倒春寒。
外头冷,村里的娃娃们都不往外跑了。
黑娃儿和大丫领着几个小的在家里认字学数数的,姜大看在眼里,就蛮欣慰,觉得一家子的苦没白吃。
只要孩子们懂得上进,一辈子总不会差的。
孩子们学习,沈荷就带着媳妇儿们在灶房里包元宵。
庄户人家的吃食,材料大多是自家种的,像是今个儿包芝麻馅元宵,芝麻和花生都是自家种的,黑芝麻炒熟了,在村里的磨房磨成粉。
糯米是从县城买的,用的是姜三寄回来的米票,磨成粉也就一斤多一些,花生米捣碎了,加上猪油跟糯米粉加水和成团,搓成一个个圆子,也就成了。
陈秀英妯娌仨不经常包元宵,沈荷更手生,她就是以前看家里的老厨娘包过,步骤都在心里,刚开始包不那么上手,等到包了几个之后,手上就有规律了,许春秀搓了一个面团子,在糯米粉里滚了一滚,开心道,“娘,包元宵也怪有意思的。”
沈荷抓了一把花生米,用石舂捣碎,笑着开口,“一年就吃这一回,可不觉得新鲜。”
陈秀英和吴凤也各自说了句话。
婆媳几个说着说着,话题就歪了。
“大嫂,过年那会儿咱不是刚晒过被子,你咋又晒上了”
家里元宵包的差不多了,吴凤拍拍身上的糯米粉,坐在灶膛前拉风箱。
说起这个来,陈秀英就不知道说啥。
“嗨,别说了,还不是黑娃儿那个臭小子,也不知道是咋,自从喝了那猪蹄汤,这臭小子就开始尿炕,童子尿那个骚啊,不好好洗洗晒晒,晚上咋睡觉”
许春秀笑呱呱,“大嫂,这还不赖你,把剩下的猪蹄汤全都给黑娃儿喝了。”
陈秀英想想也是,就不那么气了。
“你说这臭小子,真是有福气不会享,猪蹄汤多补啊,这小子倒好,喝了全给尿了,还不如我养的猪呢,人家都知道长肉膘。”
这
许春秀和吴凤就瞪着眼。
沈荷不由嗔怪的瞪了她一眼,“哪有你这么当妈的。”
陈秀英就憨笑成了一朵花,挽着婆婆的手亲昵道,“娘,我说错话了。”
这老太太还不破功
遂笑着作罢。
婆媳几个不多时就把元宵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