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远山呼唤福林和娘的最新章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远 山呼唤 第十三章 卷二(第1页)

春节了,孩子们是欢天喜地呀!进进出出,红绿灯笼亮闪闪,玩扑克,玩跳棋搓嘎拉哈,冬天的把戏多得很,抽陀螺,用弹弓打麻雀,在树下打秋千,挖鼠洞,套松鼠,每天玩得不亦乐乎!

之琴的心里时常惆怅,剩下的这点钱花光了,我们花什么?两人时常合计,干点什么能来钱。看着杨松朋已编好的三个大小不一的囤子,之琴说:“要不把囤子卖了,看看有人买不,要是有人买,那我去割杏条,你编,也许能卖几个钱。”

“试试也行。”

年节好过日子难过呀!

一晃儿就到了正月十四,这天杨松朋把两个大小不一的囤子套上,用绳拴好背在肩上,杨策背双旧皮鞋,爷俩来到了街里,供销社是一座呈9o度角的长长大房子,正门开在直角处,正对着十字路口,房根下便是热闹的市场,透过窗子,可看见屋里的货架,在屋里可看见街道房屋车马人流,此地是街里最热闹的地方。

“大的要一元,小的要五毛,记住没?”

“记住了。”

杨松朋说完,来到对面的理店去剪头,杨策肩上搭着一前一后的旧皮鞋,站在卖白菜的摊位边东瞅西望望着自己的囤子,他想起每到春节前,市场上卖啥的都有,他认识那个卖筐的老头,他编的筐特别好看,各式各样的。每到年跟,他用绳子串一大堆二三十个来卖,大家都抢着买,家里挖菜的筐就是从他那买的。看着自己家的囤子,站了半天也没人买没人问,杨策觉得别人卖菜总吆喝,只要过来人,就开口吆喝,他也小声地学着嘟囊一句,“卖囤子啦,卖鞋!”

其实,他只是自言自语,没人听得见。他把头扭向街右边的理店,看看爸爸出来没?

“这筐怎么卖的?小孩?”

杨策一扭头,一位阿姨站在筐前,她长得高鼻欧式眼,黄头灰眼珠,特别漂亮的一个人。“这个一元,小的五毛。”

“这小的挺好,装点菜什么的,拿这个小的吧。”

说着,递过来五毛钱,杨策接过了钱。此时杨松朋已走了过来,看见了,那位阿姨又朝杨松朋点点头,“拿走了啊。”

转身拎起小囤子走了。爷俩真高兴,没想到还真卖出去一个。直到过午没人买了,才回家。

之琴听后真高兴,“那明天开始,咱们天天上山去割杏条油条。”

一连几天之琴和孩子们,还有宝霞宝云一起去更远的山里找杏条割油条。他们扎着棉裤腿儿,绑着腰,拄着千斤棍,翻山越岭地踏着白雪在山里转,但也不要走太远,一旦有野兽,也是很可怕的。他们曾在一个山坡上遇见一群红狐狸,足有十来只,眼见它们轻快地跑在雪上,一溜烟儿似的钻进一片树林里。大家常常在窠子中,遇见野鸡,只要一靠近,它们便扑腾着突然飞走,眨眼间飞得无影无踪,谁也抓不着,干瞪眼儿。

每天最壮观的,就是一群人排成一行,个个背着千斤棍,上面横着一二捆条子,慢慢移动在白色的雪道上,从山尖到谷底,又从沟底移上山头,宝霞打头之琴打狼,几天下来,总算是割了二十来捆,杨威的小细捆儿,只有狗脖粗。“难为这么点儿的孩子也去背。”

杨松朋叹息到。

离开学还有一周了,二月也快过完了。这天下起了小雪,杨松朋去队里看看有活没,正好队长邱俊和老孟头在铡草,“老杨,有你家信,好几封呢。”

杨松朋知道没什么活儿,就去了队长家取信。

之琴一看就知是父亲周允写来的,她欣喜地打开,快地看了一遍,“我爸让我亲自去上访才行,光靠信不行!”

“你大弟也这么说的。”

她接着看大弟之文的信,信中也说要亲自去诉说自己的情况,才会引起重视,你不说别人永远不会知道。“他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是当事者迷,不知怎么办才好。”

杨松朋说。

另一封不是信,是一张包裹单,四弟之均寄来的书,“肯定给孩子们看的。”

他们几个乐坏了,要自己去取,爸妈答应后,几个人穿好,揣着包裹单,一遛小跑来到街里。到了邮电局,打开门,杨策一眼便看见了那个买自己囤子的漂亮阿姨,原来她在这上班。杨迈递上包裹单,她接过来看了看,又扫了三个小孩一眼,“咦,我见过你,我买过你的小囤子。”

“嗯,我爸编的。”

“周之琴是你什么?”

三个小孩一个声,“是我妈。”

她听后,长长地出一个“啊。。。。。。”

在柜台下她找出了邮包,递给杨迈,杨迈看见包上有周之琴三个字,便朝她微笑一下双手拿了过来,“再见吧!小孩。”

“再见阿姨!”

几个孩子抱着邮包,如获至宝,一溜烟儿似的又冲回到家。进门便打开袋子,一本本掏出放在炕上,什么《未来的飞机》《未来的汽车》《黑龙号失踪》《十万个为什么》《傻瓜威尔逊》,这几本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

两天后,之琴终于坐车去了县卫生局,又去了市和省里。

家里的柴垛,杨松朋算了一下,只够烧到秋天,入了冬可就不够了。现买现割是来不及的,必须要先备好。到队里问买柴禾的事,大家都说得问沟里的人,正好江有鱼进屋,听说老杨要买劈柴,随口说道:“大青沟老郝头就卖,他还托我给卖呢,他年年剁好几垛,就是留卖的。”

“这可太好了,我得去看看吧?”

“你得去看看,然后再去车拉。”

第二天,杨松朋去了大青沟,拐过几个山头,有十一二里地,便望见了稀稀拉拉的人家。一问郝家,很快就找到了,来到门口时,正巧出来一个矮小结实的老头,一问正是。说明来意后,他高兴地领着杨松朋,来到屋后不远的山根下,杨松朋远远地已望见了劈柴垛,四四方方三大垛二劈柴,问明价格后,老头一再表示,不能给送,你自己必须来这拉,山根下便是大道很方便。

杨松朋回来和队长邱俊一说,他一口答应,明日可以出一挂马车去拉。此事定下后,杨松朋觉得车伙老孟独身一人,赶一天车回来,还得弄饭,干脆我们弄点儿饭让他吃最好不过了。第二天临走前,他嘱咐好杨迈,弄一锅萝卜丝汤,上面蒸一小盆碎米干饭,再蒸一碗豆,午后一点烧火做就可以了。

他坐上老孟赶的马车奔向大青沟,傍晌便到了。几个人数着捆数装车,每捆都是柞木柈子,然后往回走。杨松朋没敢坐车上,跟在车后走。老孟驾辕,两匹马慢慢地走着,车身时而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冰雪路虽滑但还算平坦。马车慢慢出了大青沟,道路越好走了,前面不远就是河床了,杨松朋此时现,

这车有点歪,有点一头沉,好像要倒了,他想喊一声老孟,可就在这时,车已到了河床上,大小不等的石头使车颠簸了几下,杨松朋的喊声也到了,老孟觉得太颠,便跳了下来,就在同时,整个一车木柴,哗啦一声全侧翻了,车轮朝西,两匹马还好没压着,这麻烦可大了,杨松朋紧赶慢赶到了边上,“今天我可倒了大霉了,重装!”

老孟两眼圆瞪,瞅着老杨,气哼哼地说!“可能没装好。”

“你胡说,我赶一辈子车还不如你呀!你懂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