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两晋南北朝故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第1页)

秦汉晋: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毫无疑问就是丞相了,有的朝代也叫相国,有时候叫左右丞相,有时候就一个丞相,这是秦朝设立的官职,协助天子掌理万机,级别非常高,金印紫绶,就是黄金的印章,印章上绑紫色的绸带,权力非常大,皇家也非常忌讳,所以后来朝代基本就废除了,汉哀帝时,更名为大司徒,后来去大字为司徒,掌人事、民事,也就是民政。晋受魏禅,也没设,但赵王司马伦、梁王司马彤,成都王司马颖,南阳王司马保,王敦、王导曾启用过,但这些人都是大权在握,不怀好意之徒。

还有一种叫法叫宰相,辅佐天子总揽百官,治万事,和丞相不能等同而论,位高权重者,皆可谓宰相,三省中尚书令、侍中、中书令都可以称宰相,宰相之职,多是个称呼而已,比如唐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行使的却是宰相之职。

太尉,也是秦官,金印紫绶,掌管军事,汉武帝时更设为大司马,为武将的最高长官。有时候又改回太尉。

大将军,汉武帝所设置,大将军不长设置,有的朝代征伐之前拜大将军,征伐结束之后撤除,因为掌握军队,也容易权力过大,汉武帝时以卫青数战有功,封大将军,司马昭之兄司马师也曾做过大将军。大将军下面是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伏波将军、抚军将军、都护将军、振军将军、龙骧将军、典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上将军、辅国将军、游击将军等等很多,但前面的,基本也就这几个。

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公,是古官,也就是秦之前就有,晋朝因为景帝司马师的缘故,避讳将太师改为了太宰。一般来说,西汉太师位在太傅之上,太保位在太傅之下。太傅,职责是善导,新帝即位,会指定一人为太傅,录尚书事,相当于老师,直到此人死去,就不设了。

东汉时,三公是文官,大司马、大将军、太尉为武官三公,大司马和太尉职责差不多,有大司马一般不会设太尉,但也不绝对,如晋初,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除了丞相,八公同时并列了。

御史大夫,也是秦官,银印青绶,应该算是副丞相,在外监督刺史等外官,在内领侍御史,接受百官的奏章,弹劾不法。汉成帝时,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下面领导两个官职,一个是御史中丞,开始时秘密上表非法的官员,后来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其变为为御史台之长官,在内负责起草文书,在外督导地方;另一个叫侍御史,名额有多名,只能各有不同,掌管官员的奏事,如果受到指派,可以出外讨奸猾,治大狱。汉代时一会儿叫御史大夫,一会儿又叫大司空,副手一会儿叫御史中丞,一会儿叫御史长史,不过后来的司空,逐渐变为了主要掌握水土工事,修路筑宫殿等事务了。

郎中令,秦官,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后来更名为光禄勋,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下面有大夫、郎、谒者等官,很多种,人数不一,汉代还掌握着期门军和羽林军,不是御林军,御林军只听皇帝的,羽林军头盔上插个羽毛。大夫等主议论,文官,有中大夫,谏大夫等,后来又将中大夫更名为光禄大夫;郎官等主要执戟,算武官,宿卫各个殿门,外出时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人数不一,职责不同。有五官中郎、左中郎、右中郎、虎贲中郎、羽林中郎等,也就是说郎中令或光禄勋,文武兼备。

卫尉,也是秦官,掌管宫殿门卫屯兵,宫中巡察,可能与现在的警察差不许多,但属于军队。

太常,掌礼仪祭祀等,其机构叫太常寺。

大鸿胪,掌诸侯、安抚归顺蛮夷之职,相当于外交。

宗正,皇室宗族家谱排序,管理宗族事物等,相当于皇帝宗族的管家。

大司农,掌钱谷货市征税等,还有一个官马或出行的官叫太仆,其机构有时候叫太仆寺。

廷尉,秦官,掌握刑法,平决诏狱,主管审案、监狱,后更名为大理,唐朝改为大理寺。

中尉,也是秦官,职责是徼循京师,禁备盗贼,防水火之事,也管兵器,后来更名为执金吾,东汉皇帝刘秀曾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主管辅佐太子的。太子舍人,保卫太子的,太子洗马,太子的谋臣,太子外出,在前引导,领威仪。

詹事,掌管执行皇帝令,也领导宫中的太监,后职能并入大长秋,有时由太监任职,有时不是。侍中,它主要待奉左右,开路引导,顾问应对,皇帝出,在后跟从,后来将门下省的最高长官叫侍中,说白了,就是皇帝的跟班。

中常侍,职能和侍中差不多,只是中常侍是由太监担任,可入内宫,黄门侍郎,也差不多,跟从皇帝左右,议事时在殿上负责引导王爷,大臣等就坐,递个奏章,端个茶倒个水啥的。

内史,掌管治理京师,有左右内史,汉武帝时将右内史更名为京兆尹,后来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主爵都尉,看名称就知道掌管列侯爵位的,后来更名为右扶风。

监御史,管督察,秦时由丞相派遣诸州刺探官员,一般不长设,有就派,没有就不派,主要是到地方、郡国看一下治理的状况、官员的好坏、断冤狱,主要管六大条,其他不管,哪六大条?一是豪强有没有圈占田地,以强凌弱;二是两千石的官员有没有不遵从朝廷的法令,假公济私;三是两千石的官员有没有断案不公,刑法过滥,百姓为患;四是两千石的官员有没有贿赂官员,政绩作假;五是两千石的官员子弟有无不法;六是两千石的官员有没有与当地豪强勾结,接受贿赂,使形象受损。后汉武帝开始设置部刺史,开始设置了十三部,往后逐渐固定下来,一般是奉诏察州,上报皇帝,后来改为牧,后来又改为了刺史。

开府仪同三司,也是一个汉官,加官,所谓加官,好像是一种名誉,没什么具体的职能,汉邓骘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之名从此开始,魏黄权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从此开始。开府一般是可有自己的仪仗队、乐队等,三司,可能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录尚书,也是汉武帝所设置,加官,众官吏分别上表奏事,有权要的会领此职,一般是对尚书台事务的干涉,常以三公、大将军、太傅录尚书事,如汉霍光以大将军并录尚书事。

仆射,开始时自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等皆有仆射,相当于个辅佐的。本来是一个人的,汉献帝四年时,荣郃为尚书左右仆射,开始设两个人了,以后如果是两个人,就是左右仆射,如果一个人就是尚书仆射,如果尚书令缺了,以左仆射主事,仆射的服秩和印绶与尚书令是相同的,也可认为百官之长。

左右丞,尚书之下,设置左右丞。主管尚书台并监察百官,一开始为四人,至汉武帝时,改为左右两人。晋左丞管禁令,宗庙祭祀,礼仪,选用官吏,右丞管库藏庐舍,刑狱兵器,文书章表等,丞的意思是辅佐辅助,相当于个副手,如县丞,郡丞等。

尚书郎,管文书起草等,尚书郎有很多,兵部、民部都有,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中,秦汉时没有定员,以功高者为仆射,魏晋以来设置四人,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魏晋以后,侍中多作为重臣的加职。掌管威仪,皇帝出时则为护驾,皇帝工作时,拿着玉玺,不带剑跟从,以备皇帝咨询。皇帝登殿,与散骑常侍一左一右,侍中居左,散骑常侍居右。散骑常侍是散骑和中常侍的合称,中常侍一般由宦官担任,散骑一般不能进入禁中,只有中常侍的才可以进。

给侍中,一般是大夫、博士、议郎的加官,一般就做顾问,地位比散骑常侍低,但比黄门侍郎要高,秦、汉时,无论何等官职,若加上给事中之衔称,即可出入宫庭,常侍帝王左右。

中书监及中书令,据说汉武帝游宴后庭,让宦官典事尚书,叫中书谒者,设置中书令,仆射,后来将中书谒者令改成中谒者令,罢黜了仆射。曹操封魏王时,设置了秘书令,管尚书奏事,曹丕时改为中书,设置中书监和中书令,晋延续下来,为中书省的长官,后来中书监废除。

中书侍郎,曹丕设置中书监,又同时设置通事郎,然后黄门郎,黄门郎起草文件,通事郎审核过了,才会署名,最后呈给皇帝过目。到晋朝时,改为中书侍郎,算是中书令的副职。

中书舍人,晋初所设,舍人和通事各一人,后来合起来称通事舍人,管奏案章,有的时候也管诏命,参与机密,权力日重。

秘书监,曹操时设置秘书令,秘书丞,到曹丕时,设置中书令,管上书奏事,秘书令就改为了秘书监,秘书监的下面又秘书丞,秘书郎,后来并入了中书省。

太常博士,魏官,曹丕时设置,王公以下死后要给谥号的,由太常博士讨论给出。

郡守,一郡的最高长官,后来更名为太守。晋朝州设置刺史,州下面的郡设置太守,河南郡京师洛阳所在,不叫河南太守,而叫河南尹,在长安的话,也是京师,就叫京兆尹,皇子封王,建立王国,王国之内,相当于郡,以内史行使太守之责。

护羌校尉,护夷校尉,护蛮校尉等,处理其它民族的官员,南蛮校尉驻地襄阳,西戎校尉驻地长安,南夷校尉驻地宁州,就是云南缅甸那一块,有的朝代护羌校尉由凉州刺史兼任,西戎校尉由雍州刺史兼任,南蛮校尉由荆州刺史兼任。

隋唐:

丞相、大将军、大司马对统治者来说权力太大了,虽然晋朝那时候还没三省六部制,但已经有了雏形了,那个时候也有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但并不是很重要的官职,也不属于三公,到隋朝时,三省六部才逐渐成熟,三省六部制相对来说更加的规范了,职责也相对比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