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差生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第1页)

本该一炮打响的天才少年,愣是被磨了整整八年,磨到职业生涯的末尾,才把八年前失之交臂的奖杯重新捧到手里。

又有多少选手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触碰过那个奖杯。

胜利萌生于一次次的失望中,到了真的得偿所愿的那天,想到的更多是为之付出努力后的辛酸苦楚吧。埋头练习的千千万万个日日夜夜,承受着千夫所指的压力,其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知晓。

祝明予边走边想,二人慢慢走到了场馆附近的露天公园。他们在月光底下散步,等胡大千空了过来和他们相聚。

祝明予牵着宁绎知的手,一本正经地说:“我刚才回顾了一下我的人生。”

宁绎知没忍住,笑出了声。

“不许笑,说严肃的事情呢!”

祝明予嗔怪,继而道,“我真的仔细回想了一下,我觉得我太厉害了。”

“嗯。”

宁绎知点点头。

“你想,我高中的时候考倒数,家人又对我漠不关心,当时明明感觉人生无望了,但我竟然没有放弃。我振作起来了,然后拼命努力,虽然很慢,但现在也能跟你一个学校了。”

宁绎知欣慰地笑了笑:“真的很了不起。”

“是吧?!”

祝明予得意地说,“你也是啊,你在溪桥镇那个老屋子里,在那个蒸笼一样的工厂里,也没想过有一天会到异国他乡念书吧?”

宁绎知被说得也有些动容,“确实没有。”

“我就是看到大千拿冠军,突然觉得,原来做成一件事情是这样的——我只是在认认真真地走路,不知不觉就走了很远,再回过头,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

月光勾勒着祝明予柔和的面庞,宁绎知低下头吻他的手背,“十八岁的祝明予肯定会为二十六岁的祝明予感到自豪。”

祝明予笑着说:“那十八岁的宁绎知见到二十六岁的宁绎知呢?”

“可能觉得有点失望吧,因为没能发大财。”

宁绎知一本正经地说。

祝明予笑疯了。

宁绎知牵了牵嘴角,温柔地说:“但二十六岁的宁绎知应该会对十八岁的宁绎知说,长大很好,会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出现,你会非常幸福。”

祝明予又开始眼泪汪汪了,他紧紧抱住宁绎知,说:“我十七岁时就一直在想,为什么我爸赚了那么多钱却还是不快乐。后来我明白了,钱不一定会带来快乐,但爱一定会,只有爱才能抵御孤独和岁月漫长。”

爱自己,爱他人。爱催生勇气,勇气让人所向披靡。

祝明予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做好了万全准备,他再也不会让自己踏入那个潮湿、灰暗、压抑,没有生气的雨季。

正文完结。

作者有话说

感谢一路看到这里的你。

正如我最开始动笔写这篇小说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把这篇文取名为差生自救指南,我希望它能够给人带来力量。

请一定要爱自己,相信自己。

我和宁绎知一样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试炼的剧本。你走过的所有的路都会是有用的,只要不认输,事情永远会有转机,所有看似白费的失败的东西都会变成你手里的牌,然后在未来某一天打出去。

明天我会放个后记,懒得看我通篇废话的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啦。

下篇剧情文,大家有缘再见。

后记

再次感谢大家看完这篇《差生自救指南》。

在过去,我不喜欢拍照记录生活,也不喜欢回头看,做的所有决定也从来不会后悔。现在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过去的记忆慢慢远去了,当我偶尔想翻找一些以前的事物,发现这些东西因为没有得到记录而烟消云散时,我竟然感到有些遗憾了。

但好在我喜欢写东西的习惯从读书时代保留至今,所以当我翻看以前的文字,发现自己的变化时,真的从心底迸发出那种难以言喻的感动。文字不同于拍照和视频,是属于心灵与思想层面上的记录,对我来说,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这篇小说对我意义非凡,是我回顾过去二十多年所经历的事情有感而发,从而将所思所想都寄托在了上面。

这对读者来说其实不太友好,所以在写这篇文的时候,我就做好了没几个人能看下去的准备。我深知它的缺点,流水账式的文章结构,平淡的故事情节与故事冲突,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甚至没有什么爽点。这本小说的存在于我而言,记录的意义大于给人看,写起来没怎么管读者的阅读体验,在这里再次跟大家说声抱歉。

但,这就是我理解的真实的人生模样。聪明的宁绎知会受家庭窘迫所累,家境优渥的祝明予会为自己平平的资质苦恼,也会因亲情缺失而痛苦,游戏天才胡大千学习学不进去,甚至在自己最天才的领域也饱受求不得之苦。

这才是众生态,佛语云众生皆苦。很少有人会因为生来的东西高兴,人们只会苦于得不到的那些事物。珍惜现在的道理谁都明白,但要是人人能做到,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饱受七情六欲之苦了。

我用了二十多万字熬了这么一大罐看似鸡汤一样的东西,但我想说,这都是真的,这些都是我的切身体会。

坎坷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不要心存侥幸,苦难向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万事只能靠自己,只有自己坚强起来,丰满自身羽翼,才能抵挡人生的艰难困苦与风沙。

而现实生活也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那么痛苦,很多时候只是缺乏跨出那一步的勇气。当有勇气了,人就能直面自己的缺点与劣势,客观审视环境。从这个时候开始,“爱自己”

才不会变成喊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