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江湖御剑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62 忘年交(第1页)

云啸和李太白找到拥翠院的画船时,有两名官差正在画船上盘问,措辞严厉,表情凶横,一人一边抓住郑西侠的手臂,郑西侠被吓得简直要哭,祁鸨娘在一旁辩解求情。因为郑西侠一向胆小,官差问话时,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官差就怀疑他与刺客有所勾结,要把他带回衙门细细审问。

祁鸨娘看见云啸,连忙道:“瞧瞧,瞧瞧,护驾有功的回来了!”

官差自然不信,他们倒听说有个孩子帮着金吾卫保护皇帝,却不相信就是眼前这个小厮。

李太白报上姓名,两个官差交头接耳一番,当即换了一副面孔,笑道:“都是误会!”

便即离开。

李太白是大名士,祁鸨娘、刘福儿、杨翠儿、玉音儿见了都欢喜不尽,围住了表达仰慕之情,李太白这个人,虽然傲视权贵,对她们却没半点架子。

祁鸨娘亲自从食盒中搬出酒菜,供李太白和云啸在船头饮酒赏月,令刘福儿、杨翠儿、玉音儿三姝作陪,她本人则和郑西侠、姬小月收拾器物衣裳,准备返回拥翠院。

此时明月西坠,官差们牵着一群嫌犯回衙复命,金吾卫也纷纷撤离,芙蓉园渐渐归于平静,东岸的大船之上、大船周围,还躺着一具具的尸体,看样子要等到天明,官府才会派人来清理。

众人聊起这一场乱,兀自心惊肉跳,七嘴八舌猜测刺客的身份。

李太白道:“来者是江湖上的好手,决然无疑。只是其因由不好断定。”

云啸道:“难道不是因为皇帝沉迷酒色,任用奸佞,江湖中人看不惯朝纲紊乱愤而出手么?”

三女听了这句话,无不悚然变色。这话若在其他人面前说,多半会被人偷偷报官,以大逆不道罪论处,可云啸信得过李太白。

李太白道:“朝纲紊乱常导致天下大乱,江湖侠士担忧苍生受苦,出手行刺人主,倒也有几分道理,可即便杀了人主,朝纲就不紊乱了么?到时后宫擅权、皇子夺位,只会乱上加乱,更何况如今藩镇有坐大之势,倘若朝廷不稳,藩镇定然动兵,乘机争权夺利,这兵戈一起,天下岂不照样要乱?更何况,自古以来,庙堂与江湖之间,暗里虽千丝万缕,互相利用,明里却泾渭分明,互相戒备,如此贸然行刺,将会使庙堂仇视江湖,两者之间再无宁日,天下照样难以太平。”

李太白这一席话,令云啸受益匪浅,庙堂、江湖、时局、人心构成一团一团的迷雾,常人很难洞悉其中机要,行侠仗义远非砍人那么简单,他沉吟片刻道:“依先生说,这帮刺客,为何要行刺皇帝?”

李太白道:“方才那因由,可备一说,江湖中人毕竟任侠使气惯了,头脑一热,不顾结果,也是有的,不过,我以为另外两个因由更为贴近,其一,有人唯恐大唐不乱,譬如外敌吐蕃、契丹、突厥等;其二,仇杀,人主身为至尊,虽受天下人景仰,然则与人结仇最多的,莫过于人主,本朝天子平韦后之乱、清除太平公主党羽、赐死三位皇子、动辄诛杀大臣,凡此种种,招人记恨在所难免,仇家买通侠客,阴谋行刺,也说得过去。”

他叹了口气,“皇帝本就多疑,恐怕有人要借机捕风捉影,陷害他人了,少不得兴大狱锻炼冤案,不知有多少无辜之人又要遭殃。”

杨翠儿道:“若论无辜之人遭殃,苏小浣就算一个,前脚成了花魁,后脚便命丧黄泉,她若不与鱼文秋争,也不会如此,可见人不能太要强,凡事都是命中注定。”

天亮时分,李太白随众人回到拥翠院,算了半个上午,被外头的喧闹声吵醒,有官差敲开拥翠院的大门,进来走了一圈,查验人口,探寻可疑迹象。知道李太白在此歇宿之后,倒也没敢太过闹腾。

李太白问:“可抓住刺客了么?”

其中一个官差回答:“昨夜南城墙上的卫兵死了几个,墙上还搭着绳子,刺客多半已缒城在逃,我们奉命搜查余党,诸位若见到可疑的闲杂人等,请上报官府,若所报不虚,重重有赏!”

说罢,告辞离开;外头,鸡飞狗跳!

此次芙蓉园大会,拥翠院出两名一等,名声大噪,再加上大名士李太白亲临,又为拥翠院增光不少,将来的生意定然越红火。祁鸨娘心中高兴,再次做东,请大家吃酒,一则庆功,二则款待李太白。

李太白酒量甚大,别人都用小酒杯,唯独他用巨觥,并且一杯接着一杯,饮得很快。

闲聊之间,李太白道:“云兄弟,你的剑法,已足以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前途不可限量,不过,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切忌锋芒太利,给自己招来祸患。”

玉音儿接口道:“他这个人啊,太过实诚仁善,将来说不定会在这上头吃亏。”

云啸道:“二位的告诫,俺记住了。”

这一场酒,一直喝到日落时分,李太白酩酊大醉,执觥道:“云兄弟,你武功既高,又侠肝义胆,不出十年,必将成为名扬天下的侠客,早年我做了一诗,正好送给你,拿笔来!”

一听李太白要题诗,玉音儿连忙去拿笔墨纸砚,摆放在旁边的几子上,杨翠儿磨墨,玉音儿摊纸,少顷准备妥当,李太白捋起袖子,提笔饱蘸墨汁,略一审视,下笔如飞,须臾而就,乃是一《侠客行》,酣畅淋漓,飘逸洒脱,与字里行间那股英风烈气相得益彰,众人瞧得心旷神怡,纷纷鼓掌叫好。

因长安城内仍在戒严,拥翠院没什么客人,众人也没甚么地方可去。

次日,几名女子在花园内练习乐器,李太白和云啸在后院切磋剑法,云啸突然想起一事,说道:“先生,请随俺来,给你看两件物什。”

李太白看他说得神秘,也很好奇,跟着他来到卧房。

云啸打开包袱,把青铜剑和简牍拿了出来,摆在李太白面前。

李太白见多识广,一看那青铜剑色泽样式,就知道它非同寻常,拿在手中端详一番,不住赞扬道:“好剑,长不过两尺,条纹精美,雍容大气,多半是春秋时贵族佩戴。”

殷商时,剑身较短,通常不过一尺,其后逐渐加长,到春秋战国时,已接近两尺,而到了战国晚期,则达两尺有余,秦剑更长,多在三尺左右,荆轲刺秦王时,嬴政仓促间难以拔剑出鞘,被荆轲吓得屁滚尿流满殿跑,就是剑太长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