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1页)
至于其它作坊,除了产品保质短的作坊外,其它的,很少对外出货,也算是践行了皇后当年曾说过不愿与民争利的承诺。
如此一来,怎么算,仅凭皇后掌握的那些产业,都赚不到这么一大笔银子,也就是说,这里面一定存在他们所不知道的猫腻。
集体陷入沉默的众人,都在脑海中反复思索,那些钱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的,他们也很想……
“难怪他们敢在那时,就开始谋划组建出海船队的事,是不是他们那时就有信心,知道他们有今日?”
王尚书的话,再次引起众人的思索,工部秦尚书则皱眉分析道。
“据本官所知,即便是大船,造价也不过在六千两到八千两之间,这是计划要造多少艘船?花费竟然如此巨大,才能引起如此大动静?”
户部李尚书摆摆手道,“算了,反正不管花多少钱,又没让国库出,我们在这里反应这么大做什么?何况我们早知道宫中打算组建船队出海的事,对此也算是提前有了心理准备。”
见李尚书这个对钱财素来敏感的人,面对这百万两巨资,反应竟然如此平淡,林丞相不悦的皱眉。
“李大人,你身为户部尚书,面对这上百万两银子的来历,竟然漠不关心?”
听出对方在指责他懈怠职守,李尚书迅速怒了。
“林公何出此言?在本官看来,不管那些银子到底是哪来的,只要那些银子是在大安境内花出去的,我们户部就能从中收取税费,那些商家百姓赚了钱,也会花出去,然后我户部又能从中赚一份,这般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本官只希望能多多益善,为什么非要寻根究底?说不定那些钱都是皇后娘娘的压箱底儿呢。”
说完,他的视线扫过在场众人,又来了一句。
“本官就不相信,你们谁家还没点儿压箱底的金子银子,都打量着那东西放不坏,舍不得拿出来花是吧?你不花,我不花,她花了,却要遭人觊觎,国库如何能有进帐?”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8-1217:20:22~2024-08-1220:36: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花开香满天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39
震惊
作为在户部工作了大半生,从底层小吏逐步上位的户部尚书,李尚书没读过多少圣贤书,甚至都没怎么读过系统的经济类书籍。
但他已凭借自己在一国最高财政管理部门中的所见所闻,自行领会总结出许多经济规律。
所以他深知这片炎黄大地因多年的战乱,又遭受来自各方异族的反复欺凌和掠夺,导致百姓们生活穷困潦倒,手中无钱,也就没什么购买力。
而世道越乱,那些钱财和土地,则会被越发的集中到少数有钱有势的人手中,他们极少数人把持着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钱财,却花用得少。
从开作坊的到开店铺的各种商家,生意不好,收入有限,朝廷在商税这块的收入就少。
在这种情况下,以集庆的安和造船厂为核心,骤然向周围投放上百万的银两,使得那块本就在安和造船厂的带动下,已开始恢复经济活力的区域,变得更为繁荣,资金往来频繁,被层层分散到更多人手中。
这相当于是在演练一个非常典型的经济案例,李尚书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只觉无比欣慰。
又怎么可能会像这些人所期待的那样,知道中宫可能很有钱,就赶紧出头,去纠緾皇上,把钱给扒拉出来。
眼看李尚书不仅不买大家的帐,还将众人的那些心思算计给阴阳怪气一通,心中憋气却又理亏的某些人,也只得再次草草散会。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此事就此完结,接下来的时间里,皇上陆续接到许多份弹劾奏折。
有弹劾李尚书将国库当私产,不给支付应给款项,以及户部官员玩忽职守,李尚书这个上官御下不严,也有弹劾中宫有异动,与宫外联系太过频繁等。
总之弹劾理由五花八门,若非皇上对这两人知之甚深,而且他们所做之事,都没瞒过他,还有暗线给他传递相关真相,就冲那些人以鸡蛋挑骨头的态度,用模糊不清、似是非是的言辞,频频为两人罗织罪名的架势,肯定会难免生疑。
皇上也没瞒着,“看来皇后这段时间的大手笔,让某些人馋得眼红欲滴啊,朕有时候都想不明白,连朕都不敢想将天下财宝都收入囊中,那些人是怎么敢的?”
要知道,他这个皇帝可是实打实的苦孩子出身,即使后来发达了,也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可谓是穷怕了,即便是这样,他对钱财也没那么大的贪欲。
不仅不曾想过要用增加苛捐杂税的方式,为自己和朝廷增加收入,还无数次强忍着心痛,拿自己的那点私产补贴朝廷。
柳明月笑着回道,“因为他们都很注重家族荣耀和传承,不只想让自己这辈子过得锦衣玉食,还想让子孙万代,都能坐享荣华富贵,世代皆做人上人。”
这个心思其实与皇上的想法有些相似,只是皇上想的是他能做稳皇位,然后顺利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子孙代代相传,为此,他才不得不自我抑制心中的各种欲望。
当然,若是仅从私心方面来揣测这么一位开国皇帝,难免有失公允,只能说,他的这些私心和做法,与他想尽量做一位能让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好皇帝这一目标,并不相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