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历史的悲哀(第1页)
高转筒车也称水转翻车,它能够适用于大部分地区。
天幕之上出现了几张高转筒车的图。
不少人细细的沉思着,试图从中研究出它的工作方式。
也有很多专业人员一下就看出了门道来,任督二脉全打开了。
“原来是这样”
高转筒车是适用于田岸高深情况下的提水灌溉机具。
和筒车的一个工作大轮不同,高转筒车它是有两个大轮的,分别装在岸上和水里。通常情况下,放在水里的轮子要比放在岸上的轮子小一些,呈现出如图所示的这种高低错落状,然后上下二轮之间门用绳索和小竹筒连接成一条长链环。
这样一来,当用水力或畜力转动岸上大轮的时候,以长链环连接起来的另一个小轮也能转动起来,达到上下两个轮循环回转的情况,其实就跟传送带很像。
长链环由两个轮子带着转动,链环上的小竹筒就能在经过水中时兜满水,然后由传送带运送到置于岸上的大轮位置,转到高处时水会自动倾入水槽里,然后汇流入田地中,从而达到灌溉的目的。
李世民立刻想到关键,“如此一来,即便是水流不急的地方也可用这筒车”
房玄龄点头,“不错,那岸上的轮子全然可用牲畜来带动。”
杜如晦道“怕只怕好些地方没有牛。”
李世民沉吟道“那便将轮子造的大一些,轮子大了,那水撒的是不是能远一些”
相关技术人员立刻回道“回陛下,确实如此。”
“那便造大些”
李世民拍案道“造大一些,一架高转筒车就能顾忌到更大的土地,如此一来需要的牲畜也就少了。一户人家使用不上牛,一个村子里难道还能使不上”
那相关技术人员仔细一想,觉得还真可以,“陛下,如此大有可为。”
李世民心情不错,“你快些把这个高转筒车研制出来,争取早日让我大唐百姓用上。”
技术人员忙道“臣领旨。”
李世民这样的情况还生在许多朝代
。
灌溉问题自来都是君王比较头疼的,毕竟这跟粮食息息相关。哪怕已经有桔槔、辘轳、戽斗、渴乌、翻车等等工具,但这些也仅仅适用于一部分地区,且看上去完全不如高转筒车省力气,那既然有更好用更合适的,为什么不学习
朝堂之上就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君王已经下令叫他们好好看、之后仔细研究了。
其实都不必他们说,人家技术人员也是学的如饥似渴。而且可能真是同专业,光看那个图就有不少人已经明白过来这东西究竟该怎么弄了。
高转筒车之所以说是筒车的升级版,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转动完全可以以畜力来替代,不再仅仅局限于水力、能够适用于非水流湍急的地方,大大拓宽了运用面积,能让更多的百姓因此受益,减轻耕作负担。
“诶,我们村里就有河,那我们这儿是不是也可以建造了”
“你会啊”
“这图都在上头放着呢,叫李木匠试试呗,他肯定比我们懂。”
“朝廷也能看到天幕,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叫官员来给我们弄这个。”
“就算朝廷要弄,估计也是先紧着那些身份尊贵的,哪能轮得到我们”
“倒也是,指望朝廷还不如指望我们村的李木匠呢。稍后就找他问问去,他要真能弄出来,我就是给他几个鸡蛋也乐意。”
“等下我和你一道去。”
“还有我。”
“”
看到天幕的平民百姓已经在琢磨着怎么自己想办法建造一个高转筒车了。不是他们不相信朝廷,实在是每次朝廷一有个什么新奇玩意儿,那都是紧着达官贵族和京城周边的地方来,像他们这些离的远又身份低微的,总是会被排到最后。
这么大的国,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轮得到自己
还不如自己上
不仅仅是平民百姓,就连不少贵族和商人也在自己琢磨着要找匠人来给自家的土地里造高转筒车了。他们手里的土地位置都不错,有水的地方也不少,这条件是有的。
当然,他们手里的地都是佃给别人种,自己肯定是不需要下地的。
而之所以还打算造高转筒车,一是因为灌溉跟粮食收成息息相关,这收成高了,他们最后能拿到手里的粮食也就更多。
谁还会嫌粮食少啊
反正他们肯定不会
还有一点就是
他们想给自己刷刷名声。
商人是听了之前天幕感叹的那句“商人名声不好和他们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行事也有关”
的话。他们心心念念就指望着能改变改变自己的地位,之前修路不就是为了这个现在造筒车也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贵族
这就实在是因为天幕已经几次三番的当着天下百姓说他们的不是了纵然他们身份尊贵,但架不住天幕回回点他们,次次说他们太剥削太压迫人,百姓听的多了,心底自然有了些怨言。有些脾气不好的,甚至已经煽动不少人了几次骚乱,有贵族上回出门还被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的石块砸了
百姓心中有怨气,市井之中也隐隐有些流言传播,他们要是还不赶紧做点什么,等以后天幕再挑拨离间门几次,百姓估计能直接冲上来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