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1页)
“没有,”
郑远持叹一口气,露出外人面前不曾展露的坦率,“——老杜这兵部尚书做得也是不容易啊!”
李砚卿平素从不过问郑远持的公务,但并不代表她无法敏锐查知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今日席上丈夫对杜家的态度过于明显,先是对绵韵择婿的态度,而后是对成帷的教诲,她自然能联想到背后原因。
如今骁将锐士,善马精金,俱空于京师。根源虽不在兵部,但杜昌益要受的冷落可以想见。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郑远持一贯认为,家族之间相互支援,其法不出其二:一是婚,二便是宦。门阀之间以婚姻相固结,所谓婚姻,先是求族,然后择人。
身为妻子的李砚卿也是这么想。
虽然当年她认识郑远持时,他不过是没落的荥阳郑氏流落在蓁州的远房子弟,在二十六岁那一年一举考中状元,进入弘文馆作校书郎,又被皇帝看中当上了右拾遗。
一度盛传当年的状元郎被宫中看中,是驸马的人选。郑远持却没有尚公主,而是和身为李氏旁支的敦亲王之女成了婚。
李砚卿看中他沉稳内敛,腹中有乾坤,兼之相貌温雅,仪表堂堂。二人成婚之后,从来和谐而默契,既像夫妻,又如伙伴。
比如此刻,郑远持一句话,她就明白了他背后的意思,并且准确地联想到其他。
“张绍鼎这一回代兄长受过了吧?”
郑远持深深地看了妻子一眼,一时没有说话。
李砚卿的兄长虢王李澹,身为淮南防御使,在知道叛军已然攻破北境,霁阳危如累卵的情况下,擅离职守,甚至在收到祈州刺史正式求援的印信后,依然带着两万荷州守备军观望不进,坐视霁阳形势日蹙。
兄长李澹的性子,李砚卿再清楚不过。他从小好武,为人高傲,身为掌握军权的唯一李氏子弟,虢王除了皇帝,鲜少听命于旁人。
李澹是怀光帝李旳从小的玩伴,皇帝六岁时在金澧池玩耍不慎掉入水中,赶巧居然没有一个宫人在身边,是凫水半吊子的远房堂兄李澹将皇帝连拉带拽救上了岸。
因这桩旧事,血脉疏远的敦亲王一支始终受着皇帝的厚待。
李澹面临文臣的弹劾,第一时间入宫陈情于皇兄面前,二人在含元殿密话了一个时辰,李澹离开后,怀光帝只是一脸疲惫地坐在龙案后,再没过多责怪虢王一句。
其中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但郑远持不难猜出自己这个内兄心中的计较。
身为关内两大军事力量的领袖,淮南防御使李澹与统率禁军的司宫台少监袁振一向是王不见王。袁振除了掌握禁中的主导权,防区也从玉京向京畿外展开。李澹停留淮南道不越境,无非是自恃麾下精锐,若率兵进入山南,便距离禁军势力范围更近一步。
李澹唯恐收到禁军节制,更惧为袁振所袭,是故不愿分兵离开自己的大本营。荷州守备军与禁军之间的矛盾,成了导致霁阳失援的直接原因。
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廷势弱又如彼,玉京危如累卵的情势下,中枢居然无法态度强硬地命令将士出兵,委实令怀光帝心惊不已。
皇帝不能展露过多自己的脆弱,只是在心腹郑国公面前流露出“天佑大祈”
的庆幸。
“若不是麒临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这一次虢王真的要惹大祸。”
郑远持最后只是简单点评了一句。
他已经穿戴完毕,临出门前又将妻子的手拉过来,放在手心,感叹的语气:“椒椒真的长大了,这一回独自在外,居然临危不乱,能想到让郑泰带着御赐的玉佩去荷州求援。”
最后点点头,“——不愧是我郑远持的女儿!”
“哼,这话可别让那丫头听见!”
李砚卿想起什么,面有忧思地和丈夫交换意见,“老爷不觉得椒椒这一次回来,变了不少?”
“哪里变了?”
郑远持扬眉。
“话少了,心思似乎重了许多。她还跟花实讲,说是嫁人没意思,要一直陪在我们身边……”
郑远持闻言开怀不已:“果真?哈哈哈哈!乖女儿,不枉我养她这么多年!”
李砚卿笑不出来:“这么消极的话,哪里像她说得出口的,老爷可真是没心没肺!”
郑远持抬手刮了下妻子的脸颊,温言宽慰:“好啦,不要操心太过,她这一次也是吓到了,难免要调剂一下,等过阵子外面太平了,多带她出去走走,松松心情,小女儿心思活泛,哪有消解不了的愁闷呢!”
李砚卿点头:“是了,我也这么想。这乱糟糟的日子快些结束吧。”
“快了,快了。”
郑远持最后抱了抱自己的妻子,方出了家门。
-
贞端二十一年五月,历时八年的麒临之乱结束了。
传说中的青云将军奉旨入都,在世人好奇的目光中露出真面目。
叔山寻率段良麒残部十四万众进入京畿,在玉京城外卸甲,仅带领一支十余人的轻骑队伍,从清泰门迤逦入都,沿途受到了民众的热情欢迎。
百姓们高呼着“青云将军”
,怀着敬仰的眼神仰头看高头大马上的救国功臣。
传闻中斩杀段良麒于霁阳城外的槊方节帅身长九尺、形如铁塔,手舞一把重达五十余斤的□□,将敌人一举刺穿。可见多了威风凛凛武将风范的玉京百姓看到叔山寻的真人后,却颇觉意外。
“说是那叔山将军真人气质文雅,面容白净,不似武将,倒像文臣呢!”
方花实如此转述着坊市间听来的传言,李砚卿听完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