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1页)
高长江急忙检讨。
刘中华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长江同志,你说是不是?”
高长江连声称是。
“长江同志,给你透露一个消息。这个陈亮同志,你们市里不要,我们省里要了。省政策研究室,还空缺几个岗位,这个陈亮同志这么懂经济,正好让他去发挥他的特长。”
高长江赶紧表态,市里正在研究,如何安排陈亮同志,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作用。
刘中华说了两声“好”
,就把电话给挂掉了。
高长江与胡英光和王光辉面面相觑。
刘省长很少批评下属,今天这番话,虽然说得委婉,但已经是比较严厉的批评了。
高长江,胡英光,王光辉,虽然平时各有想法,立场不同,但今天不一样。
陈亮是个小不点,刘省长却是个大人物,三人不敢怠慢。
刘省长对陈亮有一种特别的关心。
胡英光冲着王光辉问,“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王光辉摇着头道:“你们当领导的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据我所知,他们没有一点点关联,哪怕是什么远房亲戚都不是。”
胡英光道:“我倒是有一个新发现。”
王光辉问,“什么新发现?”
“这个陈亮说不定在北京也有人。刘省长管不了《内参》,能推动陈亮的文章上《内参》,应该是另有其人。”
高长江拿手轻叩着办公桌的桌面,“所以,你俩以后也别搞得太过分了。”
胡英光问,“高书记,你说该如何安排这个陈亮?”
高长江却问王光辉,“光辉,你说说该怎么安排这个陈亮?”
王光辉道:“两个办法。一个是让他直接进县常委会,一步到位。另一个是进县政府班子,先当副县长。他要真有本事,就让他自己努力进县常委会吧。”
胡英光道:“还是让他一步一步的走吧。”
高长江点点头,冲着王光辉吩咐道:“就交给你去落实吧。”
这还只是领导们的口头安排,陈亮当然不知道。
但有人知道。
这个人就是黄郦。
黄郦的父亲退休时只是一个正处级,但与高长江是莫逆之交,他老人家去高长江家做客,高长江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女儿黄郦。
也不知道黄郦怎么想的,不告诉自己的老公,却急着要打电话告诉陈亮。
这是一个晚上,估计又是老公不在家,黄郦犹豫了老半天,才拨通了陈亮手机。
陈亮正在自己的单人宿舍里,看沈傲君借给他的《内参》,自己的文章读了好几遍。
说来惭愧,文章是韦立写的,但现在必须据为己有。
因为省委宣传部给北浦县委发了一个传真,陈亮的文章也就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可能要公开发表,而且是国家级媒体。
这么一来,估计会有记者上门采访,他们希望陈亮做好准备,同时让北浦县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
不管三七二十一,陈亮先把自己的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
至于到时候见了记者怎么说和说什么,那也就是临场发挥,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黄郦能主动打电话来,陈亮高兴得不得了。
“是你啊。我以为你生气了,你再也不会理我了。”
黄郦忸忸捏捏的说道:“我其实,其实我,我没有生气。”
“真没有生气?”
“真没有。”
“那就好,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
“你放心什么?”
“以后咱俩可以继续来往啊。”
“谁跟你来往了,我才不呢。”
“为什么不跟我来往?”
“你,你坏,你耍流氓。”
“嘿嘿……如果有机会再见面,我一定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