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几度夕阳红啥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释前嫌以德报怨 迎英雄泪祭忠魂(第2页)

也正:“我对老国相也是只闻其名,未得机遇一识尊颜。有机会,我需要好好向他老人家请教请教。当面感谢对御镇邦的暗助之恩。”

火兜:“亲王有此愿望,我当奉陪,夏仲国也必须感谢老国相的抬棺劝谏之恩。”

也正也给了火兜国主一个台阶下,和他击掌为誓。

看着火兜消失的身影,遥一单独向也正汇报:“我已经命令兵士找到了鳌毅老将军的战甲了,并把它单独供奉了起来,是不是应该单独给老将军立个衣冠冢?需要亲王决断!”

也正听了遥一的话后,抬头看向了天空、远方,眼泪夺眶而出,他慢慢地走到了外院,王女紧紧跟随搀扶着,并将一块手绢递给了他。

良久,也正对遥一说道:“战争的原委已经很明朗了,我现在更想知道还有多少幸存者,我要让他们享受更高的荣誉,我盼望着他们回来,我更要让他们荣归故里,包括战死的,一一造册,战争前颁布的特殊政策,在他们身上永远有用,你要专门成立西线死难将士安顿署,派出可靠细心之人行事。你就不要具体负责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王女:“亲王也不要太伤心了,将士们都是为国家而战,他们自从踏入这个行伍,就已经知道了命运结局,如今当务之急,就是在生还者归来之前,一改因战争引起的颓废之态,这一点,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健全的人,压力更大啊!”

也正:“你说的很对,我们会尽快地恢复御镇邦曾经的荣光,你要帮我!”

王女:“任人这一方面,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就等着你种的种子芽、结出硕果了!”

也正:“也不知道亚夫老师怎么样了?他又走了半年多了。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陪着他云游四方,还是我们几个人,这一次再加上我的王妃。”

王女笑了,笑得非常欣慰。

随后,也正命令遥一迅与虎丘国的国相常治取得联系,争取尽快接回西线的伤残将士,他要亲自率领他们祭拜所有在西线阵亡的将士们。

同时,他让遥一邀请仍留在燕都城的夏仲国国主火兜,一起去一趟天涯山。那里曾经是大本营在夏仲国坚守的核心地,他想去查探一番,带着学习的目的。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遥一和火兜国主沟通过后,先派出了卫队对天涯山进行搜寻,找寻特殊点,以便有目标地探寻。

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卫队传来消息,他们在天涯山下面的山涧隐蔽处找到了一个人工挖掘的山道,顺着方向行进直通百丈关正下方,临近百丈关的地方被塌陷埋没,现如今已经挖通。

遥一赶紧向也正汇报了情况,并陪着也正和火兜国主在百丈关亲自目睹了大本营的这项战争工程。

火兜:“他们有这个能力,还不如直接翻过山岭越过西线,直接偷袭,那样岂不更加省事。我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步兵,带足了粮食,完全可以做的到。”

也正:“可惜火兜国主不是他们的统帅,否则,我西部战线腹背受敌,如果是夜间偷袭,我们的损失岂不是更大。”

也正说完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火兜国主有点纳闷了。

也正赶紧解释道:“国主不要误会,我们西部列国出人才啊!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而且也领教过了。幸亏这些人才和我们一个阵营的,否则,御镇邦危矣,列国危矣!大本营的这个战法,说他是阴谋,但是他的目标是百丈关,而且也是真刀真枪地争夺过来的,说他不是阴谋,他又在见不得人的情况下操作的,如果根据亚夫老师在一线关的现,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一线关的战法攻取百丈关,之所以会出现两个打法,我站在他们统帅的角度去揣测,他们是要击溃御镇邦的人心,百丈关对于我来说就是敌方难以逾越的天堑,是我作为统帅的信心,更何况数万将士呢!百丈关无缘无故地在一阵巨响中塌陷,如果他们再多准备几个月,他们绝对可以掀翻整个百丈关和燕都城,那种情况之下,真的是御镇邦的灭顶之灾呀!如果这种情况一出现,会给整个御镇邦和西部周边邦国所有之人一个假象,是不是天灭御镇邦?是不是上天的一种启示呢?那个时候,御镇邦的军心还能聚拢吗?御镇邦的民心还会一道吗?届时,盟军可能会和大本营的战术体系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力量此消彼长,御镇邦休矣!”

火兜:“听亲王一席话,我真的是茅塞顿开。想起以前,每每国内生了地动山摇之状,父王都会问卜天地,是不是有不祥之兆啊?是不是政策有所失啊?民间更是传的沸沸扬扬。天意绝对能够征服民心,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了,他们就是代天伐罪的正义之师了。”

也正:“看样子,他们的智者已经在西部或者御镇邦经营了很长的时间了。否则,任谁也不可能想到这么一个可怕的计谋。哎!最好是我们多想了。”

火兜国主也一连说了好几声惊出了一身冷汗。也正笑了,他开始喜欢这个样貌猥琐的人了。

回到经略府后,王女俏皮地点破了这一点:“我从你的眼神里看不到对火兜国主的厌恶了,为何?”

看着王女背着手,神秘兮兮地责问的可爱之态,也正的心情也瞬间被调动了起来。

也正:“他也是个可怜之人,要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没有听说过吗?我们两个人对于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认知上,你可能因他的容貌、行为憎恶他,我却因为他的容貌、经历可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