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贬庶人(第1页)
朱祁钰便提出以高价全部收购这些硫磺,商贩们自然喜出望外。这些危险品在大明境内难以脱手,而朱祁钰的提议无疑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双方很快达成交易,朱祁钰以高于市价收购了这批硫磺,趁势捣鼓着手榴弹,手榴弹比改良炸药配方更加安全可靠,且威力巨大。
着急之下只来得及制作了一小箱,但是足够摧毁襄王的防线。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将手榴弹投向敌阵,爆炸声此起彼伏,浓烟四起。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襄王满脸黑气,从烟雾中踉跄而出,他的军队已经溃不成军。手榴弹的威力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襄王的士兵们四散逃窜,士气全无,死伤惨重。
朱祁钰的士兵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很快便将襄王的残余势力彻底击溃,押着襄王跪在朱祁镇面前
襄王一张脸被熏得如同煤炭一般,呆愣地不知所措,朱祁镇上前挥剑就要砍下他的脑袋,朱祁钰抢先一步一巴掌扇得襄王两眼冒金星。
朱祁镇怒斥道:“你这逆贼,竟敢谋反,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襄王被这一巴掌打得清醒了些,急忙跪地求饶,但朱祁镇的剑锋已抵在他的咽喉。
朱祁钰见状,示意朱祁镇稍安勿躁,他要亲自审问襄王。
“你为何要谋反?难道不知这是灭族的大罪吗?”
襄王颤抖着回答:“我……我只是被野心蒙蔽了双眼,求皇上饶命!”
朱祁钰冷笑一声,转头对朱祁镇说:“皇上,此人罪大恶极,但留他一命,或许还有用处。”
“他一心要杀朕!留着他有何用?不如现在就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朱祁镇怒气未消,剑锋仍旧紧贴襄王的咽喉。
朱祁钰却摇了摇头,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了襄王无异于是把脏水泼到自个身上,皇室内最是畏忌兄弟相残,一旦此事传开,必将引起朝野震动,动摇国本。
文臣们也是回过神,跪地请求:“陛下三思!大明江山社稷,岂能因一时之怒而动摇?襄王虽有罪,但若能悔过自新,或许能为国家效力。况且,若能以宽大之心对待,亦可彰显陛下仁德,使天下臣民归心。”
朱祁钰言辞恳切,意在劝说朱祁镇宽恕襄王,以稳定朝廷,避免内乱。
一旦襄王被杀,不仅会激起其他宗室的不满,还可能引连锁反应,导致皇族内部的分裂,谋逆之人杀不尽,但可以怀柔之策,使其归顺。若襄王能真心悔过,效忠于朝廷,那么他的存在反而能成为稳定其他宗室的筹码。
朱祁镇被怒气冲昏了头脑哪还顾及后果,他只想着要立刻惩处襄王,以平息内心的愤怒。
文臣费了九寸不烂之舌也无济于事,只好看向郕王是朝中少有的能言善辩之人,除了把他们骂得狗血淋头除外。
郕王朱祁钰见状,便上前一步,向朱祁镇进言:“陛下,臣以为襄王之罪虽大,但若能以德服人,以宽厚之心待之,或可化敌为友,稳定朝纲。若陛下执意杀之,恐非长久之计,反会令宗室离心,臣民寒心。陛下,自古以来,以德治国,方能长治久安。襄王若能悔过,陛下宽恕,必能感化天下,使忠臣义士归心,共保大明江山。”
“臣恳请陛下三思,以国家社稷为重,以仁德感化襄王,使其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朱祁钰转念一想趁势把各亲王的兵权收归朝廷,以防止类似襄王叛乱的事件再次生,正好是一石二鸟。
“再者,皇上可收回襄王的兵权以稳固朝廷,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如此一来,襄王虽有悔过之心,但无兵权在握,便无法再兴风作浪。”
“陛下可派遣忠良之臣辅佐襄王,监督其日常行为,确保其不再有悖逆之心。若襄王能真心悔改,陛下亦可适时给予一定的恩宠,以示朝廷的宽宏大量。”
“如此一来,既可彰显皇上的仁德,又能确保宗室的稳定,使天下臣民皆知皇上以德治国,不因一时之怒而失人心。陛下,此乃安邦定国之良策,还望陛下深思熟虑。”
这番话说到了朱祁镇的心坎上,怒气稍消,又听朱祁钰在他耳边低声:“皇上且放心,臣弟可带了好东西,保准让他们俯称臣。”
朱祁镇眉头一挑,心中疑惑,看一眼手榴弹,顺着他的台阶往下走。
“朕并非不知,只是这天下,朕的天下,岂能任由他人摆布?朕的兄弟,朕的臣子,皆应忠于朕,忠于大明。襄王之乱,乃是朕心中之痛,朕岂能不痛心疾?”
“然,朕亦知,治国之道,非仅以武力,更需以德服人。若能以宽恕之心,使襄王悔过自新,岂不是更显我大明之仁德?”
朱祁钰趁势跪地高呼:“皇上英明!臣弟此番回京,实有重大之事禀报。海上巧遇商船,船上载有硫磺,臣弟便想到此物可为我大明所用。臣弟已命人将硫磺运回,制成手榴弹,以备不时之需。”
“此物虽小,但威力巨大,若用于军中,定能增强我大明的军力。臣弟愿将此物献于皇上,以示臣弟对皇上的忠心不二,有了这等宝物谁还再敢觊觎我大明江山?臣弟愿为皇上分忧,将此物用于训练精兵,以备不测之需。皇上若能宽恕襄王之过,臣弟愿效犬马之劳,誓死保卫大明疆土。”
襄王吓得连连磕头全无嚣张意气的模样:“臣一时被权欲蒙蔽了双眼,忘记了对皇上的忠诚。臣弟深知罪孽深重,愿接受皇上的任何惩罚。臣弟只求皇上能宽恕臣弟的家人,让他们免受牵连。臣弟愿以余生赎罪,为大明尽忠。”
朱祁镇听后,面露沉思之色,良久方道:“襄王,朕念你曾为国效力,今日悔过之心亦是真切,朕可以宽恕你。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之罪行,不可不罚。朕将剥夺你的王位,贬为庶民,你需在边疆之地,以平民身份度过余生,以示惩戒。至于王府之人,朕亦会从轻落,但必须远离京城,不得再涉朝政。”
襄王听闻此言,感激涕零,连连叩谢恩。
朱祁镇又道:“朕希望你记住今日之教训,今后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以国事为重,以百姓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