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自是花中第一流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与任晓雯的姑妄言(第1页)

与任晓雯的姑妄言

邵丽:晓雯,通过阅读,你成了我眼里的“另类”

作家。怎么说呢,这种“另类”

,却是对“另类”

的一个反动。大致上,之前对你的写作有个判断——这是一位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都比较前卫的年轻作家,相较于传统写作,可算作“另类”

了。但《浮生二十一章》读后,我知道,自己的判断必须修正了。这本集子在艺术上的新颖自不待言,而真正触动我的,更是你对于那些历史,以及沉浮于历史中的细节的还原能力,人物、情景、语言、环境等,真的是让人一边看一边不免产生疑虑,甚而怀疑这怎么可能是一位年轻作家的作品。这就非常了不起了,使得你从普遍的对于年轻作家的“定见”

中被区别了出来,所以我说,你成了“另类”

之中的“另类”

。你的小说语言既一派天成,又有着丰厚的艺术感染力,并且“不事声张”

。我想知道的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这种能力你觉得是更多地得益于天赋还是后天的训练,抑或是日积月累的储备呢?

任晓雯:天赋很重要。写小说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的天赋。我从小发展过各种兴趣爱好,没一样坚持下来,也没一样做到过出色。我高中读的还是理科班,物理化学都在市、区一级得过奖,但那是靠努力做题得来的。

直到后来,我接触了文学,才知道有天赋是什么感觉。在有天赋的领域,随随便便就上手了,随随便便就能做出点样子。我中学时代没读过什么像样的文学作品,进大学后随便看了点现代诗,就写起诗歌来,各种现代主义风格模仿一遍。很快又开始写小说。还没搞明白小说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发表和得奖了。

那时约莫二十来岁,我沾沾自喜,心高气傲,只喜欢跟古灵精怪的才子才女打交道。现在回头看这些人,有的早就不写了,有的还在写,但也面目平庸了。多可惜啊,才华摆在那里,居然没了下文。而我自己呢,说实在的,天赋也没到多惊人的地步,又因着种种损耗,有那么几年也差点丢弃写作。

总结一下走弯路的教训,很大原因就是自认为有天赋。天赋让人有“一切很容易”

的错觉,而世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有了天赋,还要专注;有了专注,还得刻苦。年轻时老是以为,没才华才需要刻苦。尤其搞文学的,刻苦仿佛成了平庸的同义词。但其实文学史上的大家,很多是刻苦自律的,只是人们不愿意关注这些无趣的部分罢了。

日复一日做同一件事情,就像在用整个生命跑一场马拉松,若没有保持恰当速度和呼吸的意志力,是到不了终点的。我后悔自己在二十多岁时看不透这个道理,但也庆幸在三十几岁后明白了这个道理。

邵丽:《浮生二十一章》显然是一个充满了中国况味的命名。庄子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这是典型的东方式哲学,将其兑现为美学的表达,实际上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让抽象归于具象,就是一个将虚无定下秩序的过程,这很难,但你做到了,我将其视为有自己独特的“写作秩序”

。在你的笔下,那些人物所包含着的精神性元素不是浮于表面的,而且也不是孤立的,都呈现出充分的内在感,并且与尘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缠绕。我觉得,这才是让小说回到了它的本意,小说不是抽象的精神,它必须落脚在尘世的物理与人情。

任晓雯:给您这么一评说,感觉《浮生二十一章》好像确实有点写意画般的东方意味。其实最初酝酿这个系列时,脑中浮现的范本是《米格尔大街》《都柏林人》《小城畸人》之类的。但因字数限制在一篇两千字,没法像一般小说那么铺陈开来,所以只能简笔而成。但在细节处理上,我还是采用了西方小说技巧,也即如你所说的,“落脚在尘世的物理与人情”

我想这是小说的根本。小说最终呈现的都是具象,不存在抽象派小说。连勇于探索形式的先锋派作家罗伯·格里耶都承认:“所有作家都认为自己是现实主义者。从没人说自己是抽象派、印象派、空想派、幻想派……如果所有作家都聚在同一面大旗之下,他们并不会就现实主义达成共识,只会用他们各执一词的现实主义互相厮杀。”

(《为了一种新小说》)

从阅读和评论的角度,小说呈现的是某种沉降过程,“让抽象归于具象,一个将虚无定下秩序的过程”

。而创作的过程实则是反向的,从具象出发,从细节开始编织。这种编织受到作者观念的引导,从而自然呈现出某种秩序,就是您说的“写作秩序”

。我一直很谨慎,不想把观念放到台面上,只是暗暗希望优秀的读者能够读懂它们。

邵丽:以我对你的阅读,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浮生二十一章》所呈现的小说观念,也是你创作《好人宋没用》的起点?

任晓雯:这两本书属于我同一阶段的作品,对语言、文体、主题的观念确实是一脉相承的。

邵丽:读《好人宋没用》是在北京评茅盾文学奖时,一个年轻的女作家,书写得如此老到,如此古风雅韵,的确是令人眼前一亮。这部长篇让人拿起了就很难放下,在我看来,就是有着一种黏附读者的魅力。同样,即使是在这部四十多万字的作品中,你所表达的,依然还是一个“浮”

字,这个“浮”

,还是基于我们传统的生命况味——人在宏大的时光中漂流,是“这一个”

,也是“那一个”

,彼此休戚与共,构成了我们对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