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秦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第1页)

要是没有这东西,把黄小米装袋时,便是赵丰撑着麻袋,秦劲用簸箕盛着黄小米往麻袋里倒。

现在有了这物件,把麻袋往灌袋器上一套,秦劲和赵丰各拿一个簸箕,只花了半个时辰就将黄小米全装到了麻袋里。

之所以这么快,工具便利是其一,其二是因为黄小米少。

黄小米的产量不高,若是精耕细作,那么上等田亩产量能有三百多斤。

但原身和秦劲都不是种地的料,因此这两亩黄小米的产量只有二百多斤,加一起堪堪五百斤。

要不是有玉米、红薯这种高产量的作物,大晋百姓的日子绝不会如现在这般安稳平和。

将黄小米收回来,秋收算是结束了。

秦劲一日都未耽搁,立马又开始摆摊。

连日来不是收红薯就是收黄小米,他已十日未出摊了。

原本一日能挣个二百多文,十日不出摊,直接亏损了二两多银子!

心痛。

已经到了农历九月,天气转凉,不少农户秋收结束,大集上的人又多了起来。

今年雨水不算充足,但也不至于搞得庄稼欠收,粮食满仓,不少人都大方了起来。

他的小摊子前围满了人,千张,从前是论张买,这次论斤买,好久没吃了,这次一定要痛痛快快吃上一回。

豌豆糕,这也要买,甜甜的点心对于很多庄稼户而言是难得的享受,三文钱就能买二两,好大一块。

至于小米锅巴,对很多食客来说,这是个新吃食,自打秦劲开始出售,拢共卖了五日,之前买过的人对它念念不忘,陈掌柜就一口气买了两斤。

至于那些没买过的。

秦劲举着盘子,让众人试吃,他口里的词儿又换了:“一份虽说要四文钱,可它多呀,好大一把,若是家里孩子多的,那每个孩子都能分到一小把。”

“用来哄孩子再好不过了,比豌豆糕都合适。”

二两,也就是一百克,上辈子时很多膨化小食品用的都是二十克、二十五克的小包装,这么算下来,二两重的锅巴,能分成四小包或者是五小包。

也就是说,一小份只有一文钱甚至不到一文钱,用不到一文钱的东西让自家娃尝尝鲜,多划算啊。

还有比这更合适哄孩子的小零食么?

没有!

庄稼户的孩子都早当家,小小年纪就得做家务、下地干活,就像他三哥秦力家的秦语,七岁的小女娃,做饭喂鸡已经是一把好手。

秋收刚结束,大人都累得脱层皮,小孩儿自然也不容易。

所以,手里宽松的,很应该买上一份回去犒赏一下自家的娃娃啊。

摊子前的妇人、夫郎被他这么一忽悠,顿觉有理,一份是贵了点儿,但架不住的确有一大把,拿回去给孩子吃,每个娃都能分到。

又不是天天吃。

买!

于是小米锅巴的购买率直线上升,仅次于千张。

十斤小米锅巴,很快就卖完了。

豆腐乳卖的也挺快,这吃食也有了固定受众,不爱者,一口不尝,爱者比如陈掌柜,差点儿就遣人去他家买了。

他十日没出摊,很多人的存货已经吃完了。

他今天特意多带了些豆腐乳,为的就是防止有这种情况,他的预判没有错,中午收摊时,三十斤豆腐乳全卖完了。

十斤小米锅巴,一斤赚五文,十斤便是五十文。

但试吃用掉了一斤,最终得了四十五文。

豆腐乳一斤八文钱,一斤赚三文,三十斤便是九十文。

当然,试吃也用掉了差不多两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