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咸鱼六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1页)

德妃见李嬷嬷憋红了脸,轻手轻脚退出了房间,刚出了门,就听见李嬷嬷轻声劝道:“娘娘,您守在六阿哥床边已经一天了,在这样身子会熬不住的。若六阿哥还没好,您又病了,那谁来照顾六阿哥呢?况且,您今日没去请安,明儿再不去,恐又有传言要出来了。”

自从皇贵妃抱走了四阿哥,德妃和皇贵妃但凡有一点不睦,宫里便会起流言,说德妃娘娘不忿皇贵妃抱走了儿子,在给皇贵妃娘娘脸子瞧呢。

四阿哥是皇上下旨抱到皇贵妃那边去的,若德妃表现出一点不情愿,传到皇上那便是大不敬,不仅对德妃不好,对四阿哥更不好。所以,为着希望皇贵妃能善待四阿哥,自胤禛被抱走后,德妃在外一直把四阿哥当成皇贵妃的儿子。为此,背后不知道多少人说她卖子求荣。

只有李嬷嬷知道,为着四阿哥,娘娘操了多少心,掉了多少眼泪,那可一点不比养在身边的六阿哥少。

想到这些烦心事,德妃皱起眉,不悦地说道:“那就让今天值夜的人都警醒些,六阿哥有一点动静都记得来报本宫,不能有一点隐瞒。”

“是,奴婢知道。”

见德妃听劝,李嬷嬷面上露出了笑容伺候着德妃往正殿走去。

第二天,德妃起床后先去瞧了胤祚,才回正殿梳洗打扮后去承乾宫请安。今日后宫中无甚大事,皇贵妃便也没有留人,请过了安德妃回来直直去了胤祚屋里,见他安稳睡着才松了一口气。

胤祚这次生病,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才彻底好全。这期间康熙来看过两次,胤礽也来探望过两次。

由于胤祚这次生病是在胤礽宫里吃了相克的食物引起的,来看胤祚时,胤礽还带了不少赔罪的礼物前来,大多都是胤祚这个年纪小孩儿喜欢玩的玩具。

胤祚病好了,过年的日子也快来了。刚进十二月,宫里便有了些过年的气氛,连平日里有身上带多少首饰都有规定的小宫女,即便在这些时候打扮些,主子也不会苛责。

胤祚也穿上了滚毛边的衣裳,五头身的身子裹着厚厚的衣裳,远远看上去就仿佛一个球一般。穿上这身新衣裳,胤祚都不爱动了,总觉得衣裳压得人都直不起身子。

而最让胤祚忐忑的,是大年夜。大年夜在保和殿设宴,宫中过年规矩多,听小安子的描述,那一天基本都是跪下请安的。而且,设宴,就代表自己能看见汗阿玛所有的妃子,以及自己所有的兄弟了。

细算算,九龙夺嫡的皇子,除了十三和十四,还有已经见过的二哥和四哥,其他的五位都能在这次看见了。

转眼之间就到了除夕,这天晚上皇上在保和殿设宴,这次算是家宴,参加的都是嫔妃皇子,还有宗亲。

胤祚穿上了皇子服制的蟒袍,今日是家宴不必穿朝服,明日祭祀宴会要穿着厚重的朝服,一想到前些日子拿给自己试穿的皇子朝服,胤祚就叹了一口气。那衣服穿着是真费劲,而且很是厚重,穿一天恐怕要累死。

梳妆打扮好了的德妃,牵着胤祚便前往保和殿。今日皇上,太皇太后以及太后都会来,若迟到便是御前失仪,宁愿早些去等着。

到保和殿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了,殿中已经来了不少的嫔妃皇子。嫔妃的位置和皇子的位置是分开的,除了还在襁褓中的皇子能随着额娘坐,凡是记了事的都是自己坐。

被领着走到了自己的位置,胤祚发现已经有两位小男孩坐在了自己位置的旁边。一个是在御花园见过一次的七阿哥胤祐,另一位则看上去仅有两三岁大小,乖巧地坐在位置上。

“六哥。”

看见胤祚,胤祐露出一个怯懦的笑,行礼打招呼道,“好久没看见六哥了。”

另一个小男孩也站起身行礼道:“胤禩见过六哥。”

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胤祚一怔,回礼便慢了一刻:“七弟,八弟。”

互相行礼后坐下,胤祚目光忍不住飘到了胤禩身上。以后能和胤禛分庭抗礼的八贤王现在还是个两三岁的孩子,身材偏瘦,即便穿着厚重的蟒袍看上去仍旧不圆润。脸蛋圆圆的,五官精致,脸上带笑,年纪还小倒是看不出什么风采,只能看到可爱。

察觉到自己被六哥盯着,胤禩小心翼翼地问道:“六哥可是有什么事要找胤禩么?”

对胤禩来说,六哥的亲额娘是永和宫的德妃娘娘,只要德妃娘娘想,自己和额娘的日子会越加难过。

“没有,只是我少于见到八弟,多看了两眼。”

被抓包的胤祚收回目光说道。

胤禩听见这话笑了笑没说话,胤祚却觉得奇怪,胤禩和胤祐,好歹是两位皇子吧,怎么每次见到自己都一副怯怯的样子。

刚在这坐了一会,就听见外面传来通报,荣妃和惠妃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阿哥三阿哥。

惠妃和荣妃直接去了妃嫔们的座位,大阿哥和三阿哥走了过来。胤祚站起身,和胤祐胤禩一起行礼。

“嗯。”

大阿哥胤禔点了点头便坐到了内务府安排的位置上,胤禔身为皇长子,座位是众皇子之首。

“六弟,七弟,八弟。”

三阿哥胤祉回了个礼后也坐下来,他的位置仅在胤禔后面。

胤祉数了数,自己前面还有两个位置空着,想来应当是四哥和五阿哥胤祺的位置。而宜妃的九阿哥胤禟和钮祜禄贵妃的十阿哥年岁还太小,应当是随着他们自己的额娘坐。

再过一会,宜妃来了,只见她穿着紫色的宫装,打扮得艳光四射,挺着大肚子来了。远远看着四妃言笑晏晏地说话,胤祚看了看,汗阿玛真是好福气,这后宫的嫔妃美得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