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第3页)
刘贵妃顿时花容失色,双腿屈膝,跪在他的身前:“陛下明鉴,臣妾真的不知道啊!臣妾,臣妾……”
“没关系,慢慢说,朕听着。”
建宏帝说,“你若不知从何说起,朕可以提醒你。今日凌晨泔水车。”
刘贵妃浑身一震,泪如珠串,颗颗晶莹。她仰起头,楚楚可怜地说:“臣妾并非欺瞒陛下,臣妾只是不知如何开口。大哥……太尉行刺之事,臣妾对天誓,事先绝不知情。只是凌晨那运泔水的老头送了封信进来,是二哥的人听说大哥死讯,想向臣妾打听具体详情。”
“他有没有让你查一查,是不是朕杀了他?”
她僵硬了一瞬,低头道:“陛下有尧舜之贤,至圣至明,所作所为定有因由,臣妾不敢妄自揣测,只是相信陛下。”
建宏帝身体前倾,摸着她的头道:“相信朕就对了。容贤妃是傀儡道魔女铁蓉蓉,你知她素来忌惮太尉,为了斩除朕的臂助,竟将太尉炼制成王傀。若非俞双喜舍身护驾,今日爱妃就见不到朕了。”
刘贵妃难辨真假,可她知道,这时候“相信”
是唯一的选择。她忙收起眼泪,直起身子,轻轻掩住建宏帝的嘴巴:“臣妾不许陛下胡说。陛下乃九五之尊,真命天子,定会万寿无疆。”
建宏帝扶着她坐到自己身边:“爱妃不必担忧,这件事朕事先与你二哥通过气。你二哥刘坦渡送江陵知府进京的人手安置在太尉府,就是为了以防万一。但昨夜不知为何,朕遇刺时,他们并没有出现。后来才知道,是被太尉借故调出府去了。你二哥的人找你打听,并非怀疑朕,而是怕朕疑他。但刘太尉也是受害者,朕痛心疾,怎会疑刘家?”
刘贵妃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伏在他的怀里:“陛下,这两日真是吓死臣妾了。”
建宏帝抱着她,轻声道:“朕对外说刺杀的是俞双喜,救驾的是你大哥,就是为了保住你们刘家。彦盛走了,你还有二哥,今后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刘贵妃急忙道:“陛下皇恩浩荡,臣妾不胜感激,只是我大哥毕竟犯了错,陛下还是将二哥召回镐京吧,刘家此时也要留个顶门立户的人。”
不管什么原因,刘太尉都是刺杀了皇帝。就算皇帝不怪罪,难道还能容忍刘坦渡领兵在外?她主动提出,既是递出一个台阶,让刘家体面下台,同时也表达刘家绝无拥兵自重的不臣之心。
建宏帝拍拍她的后背:“南虞虎视眈眈,朕有坦渡才能心安啊。”
刘贵妃道:“二哥在南境多年,也未能完全收服兵将,怕是有负陛下所望。”
建宏帝对她刮目相看。兴许是刘太尉死了,刘家留在镐京的人里只有她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故而这“天真娇羞的少女”
便遭逢家变,迅“成熟”
了起来。
建宏帝乐见其成:“坦渡乃朕最好朋友的弟弟,岂能叫他为难?收拢兵将之事,朕自有打算。”
刘贵妃见他“情真意切”
,急忙擦掉泪珠,笑靥如花:“难得陛下还信他。”
建宏帝似笑非笑道:“北周南虞划江而治。坦渡背靠北周,对付南虞,是最利之剑,若投效南虞,背刺北周,一条长江天堑就斩断了南虞的补给,这时他才是真正孤悬在外,四面楚歌。”
刘贵妃骇然下跪:“我二哥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大哥也是受奸人所害!”
这句话等于认同了皇帝对刘彦盛的说法与处置。
她如今就是刘家在镐京的耳目,有她盖棺定论,刘坦渡那边就不会再起波澜。
建宏帝大悦:“朕自然明白刘家的忠心。你和太尉都是朕信任的人。你应该知道如何才令你二哥和刘家最好。”
刘太尉忠君,救驾牺牲;刘将军爱国,坚守边境。留在镐京的刘家人里虽然没了高官,却还有一位贵妃在宫中策应,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段贤臣辅佐明君,明君爱惜贤臣的美谈。
刘贵妃心中雪亮,知道这是刘家眼前最好的出路。
“臣妾明白,定然督促二哥厉兵秣马,早日助陛下一统天下!”
*
厉兵秣马,一统天下。 离开珠镜殿,建宏帝望着皇宫上方的天空,眼前云开日出,风光月霁,处处叫人称心如意。
然而,所有的雄心壮志在他看到清思殿内闲闲地玩着投壶的背影时,瞬间消失殆尽。他垂眸,隐藏起眼中的得意与兴奋,敛容道:“莫宗主也喜欢投壶?”
戴着金色面具的莫翛然随手一挥,将壶推到墙角,然后将手中的箭一把投掷出去,看着它们齐齐入壶,才摇头道:“不喜欢。”
建宏帝道:“不知莫宗主所为何来?”
他闲聊般地开口:“俞双喜死了,以刺客之名。”
“朕不得已而为之。刘彦盛的弟弟驻守边疆,朕不得不安抚。”
“无妨。天地鉴这样的门客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