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产业链提案(第2页)
“方案是有,但在方案出台之前,凉水乡得先解决一个问题。”
赵扶光若有所思,“凉水乡产业以果业为主,这一点无需质疑,我吃过你们的橘子,我觉得质量是可以的,但很遗憾的是,凉水乡的果业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链?!”
这三个字,让一众村干部摸不着头脑。
毕竟他们都没什么商业文化,自然不知道这三个字的含义。
“是的。”
赵扶光接着解释,“凉水乡果园很多,不只是橘子,其他水果都有涉猎,但可惜凉水乡的产业重点从始至终都在种植这一个生产阶段,这在商业体系里是十分致命且无力的。”
“这话怎么说?”
一个个村干部都对赵扶光的话感兴趣。
“咱种水果的,重点不都是种植吗?”
“这哪里致命无力了呢?”
“不不不。”
赵扶光摇了摇头,娓娓解说,“一条有效的果业生产链不能只有种植这一个阶段,也不能只有果农这一个群体,还得有分类,包装,运输,打样,甚至是推广,赋能,文化,周边服务等等……”
眼看村干部各个都听的不是很明白,赵扶光只好举例。
“比如说国内的蔬果产业,烟霞苹果,五台山蘑菇,安岳柠檬,徐闻菠萝,北疆大枣,桑葚之类的,他们能卖得火热,卖得全国出名,这不单单是质量因素,更有历史名气在里边。”
“对比之下,不难看出,这些有名的蔬果产业,都具有完整的生产链。”
“如果各位有机会可以到当地看看,你们一定可以发现,他们的包装厂肯定就在果园附近,除了包装,物流,车站,仓库,销售公司,统统都在同一片地区。”
“产业链的成熟,是农业转向商业的重要阶段,只要这个阶段达标了,不管路修没修好,肯定不会断销。”
赵扶光这番话说的确实颇有水准,不少干部都点头表示认同。
只有个别干部还在提出质疑。
“这不一样。”
刘平安忧心忡忡道,“你说的产业链,道理有是有,但问题是我们情况特殊,城乡结合政策,让县城成为了最大的市场,如果连县城的市场都去不了,那还谈什么产业?”
“可是,刘主任,凉水乡因城乡结合而失去销路,难道我上述说的那些地方产业,就不曾经历过城乡结合所造成的困境吗?他们靠着产业链熬过来了,难道不是吗?”
所谓一句定军心,赵扶光此话一出,现场顿时寂静,没有人再反驳了。
“行吧,赵局长。”
刘平安,杨谷以及周大功等人,只能收回不甘的情绪,诚恳请教。
“你的方案或许有道理,但具体要怎么做呢?你说的这个产业链,到底要怎么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