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工业大摸底你家菜刀能削航母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0章 544 (第3页)

不需要采用充电来维持系统的动力,而是采用特殊的机械结构,使其能将身体的部分负担重力转移到地面,从而实现减轻士兵负重的目的。

并且采用了新型碳纤维制作而成,同时具有各种的缓冲垫,让外骨骼十分的轻便,也提高了穿戴者的舒适度,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总体来说,这款单兵机械外骨骼还是不错的,为单兵作战外骨骼后续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丁修等人就是要在这款机械外骨骼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为了大幅度提升单兵机械外骨骼的性能,丁修决定采外动力系统,采用充电模式。

在一些比较激烈的作战场景,比如需要快速冲锋跳跃,负担更加沉重的物资等等,可以有足够的电力进行支撑,而如果只是平常普通的行军,则可以关闭电源,通过机械自身的结构来进行协调。

这样既保留了原始的设计理念,又在这个基础上,大幅度提升机械外骨骼的作战和防御能力。

这样就需要设计出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的装置,综合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等机器人技术。

为穿戴者提供防御,保护身体支撑等基础功能,还要能够非常便携的控制自身状态,完成一定的动作功能和任务。

这款产品必须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感知、传载运动状态和运动意图,然后通过中枢计算机对数据处理,进行实时分析,快速作出反应,实现人机多自由度多运动状态的运动辅助效果。

同时,对穿戴者的行为,进行放大,提升人体机能。

比如说,士兵原本原地跳跃的能力只有一米,那么通过机器的辅助,让他达到两米,甚至5米。

丁修很快对自己手底下这些人进行分组,有的人负责研究机械外框架,有的人主要负责感知系统,有的人负责控制系统,有的负责通信计算系统。

还有的人负责执行机构和能源动力。

各个小组之间,既有明确分工,然后又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这款产品的研发。

这其中,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仿生学、动力学等等。

还需要将传感器反馈来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综合各种传感信息,通过相应的感知和预算算法,来感知人体姿态,并对运动作出预测,以及系统方面得重新编程等等,都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其实,工作量整体来说,还是非常庞大的,正常而言,至少也得需要几年的研发时间,但是丁修,最多也就是给大家几个月的时间。

在大家看来,是丁修严师出高徒,或者对自身要求高,或者是对自己研发能力比较自信等等各种看法,但实际上,丁修只是单纯的因为掌握了全套的技术资料。

在今年,他除了已经获得完整的超音速潜艇全套资料之外,也获得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武器装备全套技术资料。

单兵作战机械外骨骼只是其中一个,而经过综合考虑,他发现这款设备完全可以拿出来进行研发,并且投入到战场中使用。

一来是用在类似于三角战区,波斯沙漠等一些经常发生局部战争的地方,另一方面则可以广泛普及到各大战区,应用到各个作战兵种,比如说士兵通过人工装填炮弹的时候,如果穿戴这种单兵作战机械外骨骼,那么会非常省时省力轻松,就可以轻松的把沉重的炮弹搬起来,装入指定的炮筒,动作将更加流畅,而且可以实现持久作战,节省大量体力。

虽说很多的近程、远程打击设备,已经实现了模块化装弹,但是对于士兵人工装弹的训练,从没有停止过,因为在很多场景中,确实需要通过人工来完成,而且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这也是士兵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所以,在丁修看来,这款产品还是非常有市场和前景的。

他分组之后,每个人各司其职,立刻投入到研发状态,其实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不过这一款单兵作战机械外骨骼的重点,在于动力引擎方面。

动力引擎将直接决定这款产品的性能,比如说跳跃,士兵穿戴这款装备之后,原地跳跃,能够跳多高,与这款装备能够提供多少动力,有很大关系。

另外,就是续航问题。

就像三角战区这种作战环境,一旦进入丛林之中,是没有地方去充电的,这就对续航提出很大的考验。

如果不能在三五天内解决战斗,电池却没有电了,这个时候就会非常尴尬,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单兵作战机械骨骼,甚至会成为一种累赘。

所以,丁修亲自带了几个人,负责新型电池的研发。

电池将是这款设备动力引擎的最核心部分。

其他的传感器、信息采集、动作预测等等也很重要,但是相对来说反而简单一些。

但是电池这一块就比较难办,首先市面上存在多种多样的蓄电池、锂电池等等款式。而续航比较好的则是电动汽车上面的一些电池。

像国内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达到了500公里的续航,国外一些比较好的品牌可以达到七八百公里的续航,但是这种极限距离,是有非常严苛条件的,比如在冬天的时候,电池的性能会大幅度降低。

而士兵总不能说,冬天不打仗吧。

而且新能源汽车上面的这种电池,也不适用于单兵作战机械外骨骼这款装备上面,因为体积过于庞大,携带起来会比较笨重。

士兵执行任务,大多数都需要作战,电池所占据的体积,自然是越小越好,这样不碍事子。

所以,丁修必须从头开始研发一款新型的储能电池,体积要小,能储存的电量还要足够多,这样才能满足这款单兵作战机械外骨骼的续航要求,难度自然是很大的,民间那么多的公司企业聚集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攻克这个难关,也不过是达到了今天的这个状态,而丁修居然试图在几个月的时间,就让电池实现一个质的跨越,可想其难度有多大。

红星机械厂针对单兵作战机械外骨骼的研发项目正式启动。

100多位科研人员,分成多个小组,由丁修为主导设计师。

各个小组成员以自身思考、讨论为主,而丁修会适时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给予他们一些引导,以推动整个项目加速前进。

否则,就凭这些新科研人员的水平,想独立研发出这款产品,没个三五年的时间,估计办不到。

而丁修肯定不会等这么长时间的,红星机械厂还是要以研发超音速潜艇为主要任务,至于这款单兵作战的机械外骨骼,只不过是为了填充一下中间的空白时间,顺便锻炼一下这些新科研人员的研发能力。

他相信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佼佼者出现,日后能够达到主导设计师的级别。

在丁修的引导下,各个小组的工作有序往前推进,研发进度很快,比起今年前面那些项目的研发工作,这个项目因为相对简单,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切实的参与进来。

大家有明显的参与感,热情很高。看着研发进度一点点推动,所有人都非常兴奋。

在之前,他们基本上是被丁修和苏小雪硬拉着往前走。而这些新科研人员贡献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是现在,他们能确切感受到自己确实参与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