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頁(第1页)
胡和志在旁邊格格不入。
他們語氣中透著一股奇異的自信和張揚,像是想學什麼就能考上。
胡和志聽著不免焦躁,也有點兒後悔。
他們是最後下鄉到趙村兒大隊的兩批知青,那時候胡和志已經結婚,跟劉興學、傅杭他們的接觸不多。
後來趙柯出頭,他帶著情緒,根本不屑於像他們一樣跟隨趙柯的步伐。
對一個年紀比他小的女青年低頭,在他看來,無異於自貶,他也不願意承認,他不如趙柯,不如傅杭他們,甚至不如村子裡的鄉下人。
因為這些複雜的心情,這兩三年,他游離在趙村兒大隊的知青圈子外,也游離在趙村兒大隊之外。
其他人在不斷學習,都有事情做,都找到了目標,都在實現著自我價值,只有他,在村子裡消磨完又在酸菜廠里消磨……
他雖然也在看書學習,但進度跟其他知青差了一大截。
趙柯想盡辦法從各處找了很多書和資料,甚至安排知青們跟更專業的人深入學習。
傅杭和林海洋在省城拖拉機廠學習過,他們能裝農機裝發電機;劉興學和鄧海信接觸到了省城大學的老師;連大隊的社員都有發展機會,趙萍萍去都培訓、當畜牧站站長,趙芸芸、潘翠蓮跟人學會計……
「胡知青,你以後想學什麼?」
劉海洋問。
胡和志仍然放不下老知青的架子,「我不像你們年輕,敢想,我只要能考出去就行,不過沒看到結果之前,說這些太早了。」
這話說得有點兒掃興,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鄧海信道:「還不知道高考重點考什麼,咱們整個大隊也沒有幾本高中課本,不一定能考上……」
知青下鄉,帶課本的極稀少。
他們幾個人都沒帶。
胡和志抑制著嘴角的笑。
他帶了課本,但多一個人學習就多一個人競爭,他不想分享,也不想讓人知道,便刻意引導:「趙書記高中畢業,肯定有課本,傅知青有嗎?」
「傅杭沒有。」林海洋最清楚,「他學得東西很深奧。」
「那可怎麼辦呢?複習資料肯定很緊缺……」胡和志故作擔憂,頓了頓,又故意道,「不過傅知青要是肯教你們,你們考上的機會肯定更大吧?」
三個人面面相覷。
這時,傅杭回來,跟他們打了個招呼便直奔他的柜子。
宿舍集體合住,餘三舅打了一個巨大的柜子,分成多個格子,供他們使用,可以上鎖。
傅杭打開他柜子的鎖,從滿滿半柜子的書本中取出一沓,抱在手上,又轉身要出去。
四個知青都關注著他的動作,也格外注意他柜子里的筆記。
林海洋問:「傅杭,你還要去哪兒啊?」
「去公社一趟。」
幾人目送他出門,眼神猶疑。
胡和志眼中藏著算計。
傅杭不願意教,其他人會有意見;傅杭願意教,就不能只教一個兩個,否則其他人也會有意見。
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