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谋色己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页(第1页)

“公主面上看着玩闹了些,其实率直天真,这几个月跟着臣习修身养性之道,好问勤学,臣瞧着极为喜欢。祥云寺刺客一事,公主是忧心我,这才莽撞地冲了过去。”

听到喜欢二字,敬仁帝竟从国师脸上看到了一种微妙的表情,心里不由一震,一种诡异的猜测顿时生了出来。

“朕听罗少将说,当时是韩状元护着洇儿前去的。”

敬仁帝观察着木子影的反应,慢悠悠道:“洇儿明年年初及笄,眼瞧着没几个月了,这婚事却还未定下来,当时那种境况中,韩爱卿既然能不顾危险保护洇儿,想必是对洇儿这丫头有意。朕觉得韩爱卿是个不错的驸马人选,国师以为如何?”

木子影似料到他的言辞,又似没有,表情微变道:“臣听闻当时公主是乘坐端王府的马车,与韩状元等人同去的,公主若是出了事,他们几人难辞其咎,韩状元护公主周全乃本分之事,臣以为皇上是多虑了。”

敬仁帝看了他片刻,忽地撸须大笑两声,“国师所言极是,是朕想差了。”

与此同时,心里已有了计较,过了稍许,郑重问,“以国师之见,像洇儿那种性子该配何人才种算才算良缘?”

木子影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这是皇上的家事,臣怎可妄言。”

敬仁帝才起的一丝欢喜化为疑惑和不确定。这木子影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对洇儿有意思,可是他的话又会让人自然而然地误解。他的态度便如以往一样,真假难辨,让旁人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国师能掐会算,朕问问国师的意见也不为过,国师直言无妨,无需顾虑其他。”

木子影想了想,回道:“这些日子相处,臣大致也了解了公主的性子,不过臣一向不过问朝中之事,是以对朝臣不甚清楚,大臣之子更未接触过。但若单说何人配公主,臣以为此人定要性子沉稳、包容百川,公主容貌娇美,驸马的相貌最好也不要落了下乘。另外,从皇上的角度看,驸马还应有学识才干,能为皇上所用,成左右臂膀。”

敬仁帝越往后听越是啧啧叹气,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男儿何其少。

“朕觉得韩沐诩不错,大多条件也附和,国师觉得怎样?”

敬仁帝询问道。

“韩状元看似不错,但此人涉世尚浅,性子不算沉稳,与公主相处之间必有摩擦。”

木子影不紧不慢地分析道。

“……罗少将军如何?此人在祥云寺的时候国师该看到过,相貌刚毅俊朗,不仅性子稳重,还有一身本事。”

“臣以为此人缺乏才识,性子太直,与公主不相容。”

“……那礼部尚书之子左涵如何?此人很有才识,对人谦让有礼,性子也是温和。”

“臣虽未见过,但从皇上只言片语中已看出,此人温和太过,在公主眼里便是软弱之辈,公主定不喜此人。”

敬仁帝皱眉,目光飘浮几下,最终落到木子影身上,精明的眼里有什么一闪而过。

31、轰动京都

说到木子影此人,就连敬仁帝自己也道不出对他是个什么态度,想他泱泱大国的一国之君,以仁义美誉天下,尽管如此,三年前遭受百年难遇的大旱灾时,百姓还是怨声载道,甚至有人将此事归结到老天爷对现任帝王不满,是以有此惩罚。

情势最严峻之际,木子影忽然出现,设坛作法解救了旱灾。敬仁帝虽对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一直不以为然,可百姓并不如此,经过那事儿后,百姓显然将木子影奉为神明一样的人物。

敬仁帝不过是顺应民意,这才封了国师这个虚名。木子影并非神明,敬仁帝无比确定这一点,而这些年的试探和观察,又让敬仁帝万分肯定,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若为己用,可安邦定国,拔除周太师在朝中的势力股亦不无可能。这几年,木子影的态度一直不冷不淡,几乎不插手朝中之事,这些敬仁帝都看在眼里。他还敏感地发现,木子影对万事冷漠,却独独对周氏一族有些上心,似极其不满权利熏天的周太师。敬仁帝正是抓住这点,几番恳求后,木子影最终答应帮着出谋划策,一起对付周太师。

“此人心术不正,放之任之,迟早祸害江山,更殃及百姓。”

木子影当初说了这么一句话。

敬仁帝也曾想,究竟有什么法子,能让这种清冷高傲到骨子里的人心甘情愿为自己所用,此人无亲朋好友,孑然一身。直到方才,他方豁然开朗。木子影虽被封为国师,但他不是僧侣道人,他是可以娶妻成家的!

待人退下后,敬仁帝端坐许久,品着李公公奉上的茶水,心里那决策越发清明起来。

“李栓,摆驾凤鸾殿。”

敬仁帝将手中才啜了两口的茶水置于一侧,起身整了整龙袍。

大内总管李公公李栓忙喏声,跟于其后。

敬仁帝驾到的时候,薛皇后的凤鸾殿还有个旁人。

当敬仁帝看到两个女子一前一后朝自己福身行礼,双手下意识地朝那女子伸去,作势要扶,抬到一半时猛一顿,改扶正前方的薛皇后。敬仁帝眼中愧意掠过,好在两人垂着头,并未注意到他的动作。

“在朕面前就不必多礼了。”

敬仁帝携着两人的手走至上座。坐定,好奇地看向柔妃,笑问,“爱妃怎的想起到皇后的凤鸾殿了?”

“妾看姐姐近日无聊烦闷,这才过来陪着小坐一会儿,本来正准备离开的,哪料皇上却在这个点上来了。”

柔妃淡笑,声音软柔好听。

“是啊,臣妾缺个能说贴心话的人,柔妃妹妹见臣妾烦闷,特意抽了空来陪臣妾。”

薛皇后附和道,笑意浅浅,朝侍女洢水吩咐道:“再去添些茶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