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1页)
胤禛听见高明的声音,急道:“高明,你家主子又烧了!苏培盛去请大夫,高明还不快进来伺候你家八爷!”
……
于是,又是兵荒马乱的一个晚上,到了最后,连于成龙都惊动了。
胤禩昏迷到第二日才醒过来,一醒来就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他这次下江南真是犯了太岁了,怎么一对上老四就开始倒霉?先是落水,再是遇劫,然后穿女装,就算被找回来了还被老四每天骂的狗血淋头,终于骂完了又开始生病……
爷错了,也许自己和老四的命格就是犯冲也说不一定?上辈子和你做对,最后你当了皇帝,我败了,圈禁至死;怎么这辈子我打算和你一伙儿了,就开始走背运了?
到底要爷怎么做你才开心呀?
于是胤禩纠结了,钻了牛角尖。
正巧,老四也因为那个晚上之前的梦,钻了死胡同,每天除了正常的对弟弟的关心程序,别的什么都不肯多说,一头扎进江南官场里,不到天黑不回府。
不管过程如何,托这两人的福,江南官场的贪污官吏的名单很快就被整理出来了,与胤禩给的那份比起来,有增无减。
胤禛正愁没地方发泄,如今一看这个烂摊子,顿时找到了出口,当下便将几个主要的涉案抚台收监,又当众点名斥责了剩下多个官员,考虑到赈灾问题必须有人去做,于是让他们暂时留任,继续主持灾后事宜,戴罪立功,听候发落。
与此同时,一份措辞激烈的折子,也快马加鞭直接送到了北京城,折子里毫无隐瞒的写着:江南百姓生计大不如前,皆因地方官私派豪取,或借端勒索以馈送上司,或将轻微易结案件牵连多人,故意拖延时间,索诈财物,但督抚对这些情况知情而不参劾,反将行贿官员荐举等等罪状。并且恳请皇上下旨查参贪污害民官员,尽革积弊,不得仍前因循,如被纠参,督抚一并治罪。---【注,此段参考了《中国历史纪事》】
述职
胤禛让于成龙暂代了靳辅的位置,让陈璜从旁协助,又与二人一同制订了煮赈散筹各项章程,派发下去,让官吏按章行事。规定煮的粥要保持浓度,插的筷子不能倒斜,用布巾包裹不渗水,并且强制役吏们每日与百姓们,一同也吃这样的稀饭。
如此一番敲打之后,果然饿死的人急剧减少。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胤禩的病也渐渐有了起色,赶路是不成问题了。胤禩在江南滞留也将近半年了,加上胤禛不放心胤禩一个人上路,于是两名皇子便同行回京复旨去了。
胤禛素来喜廉,车马什么的都是朴素的,为了胤禩能舒服些才铺了些褥子,但连续几天的路也让胤禩有些吃不消了。
看胤禛有些为难的神色,胤禩怎么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主动开口道:“四哥,若是你急着赶路的话,不如我们分开走吧。”
再这样赶路下去,骨头都有散了……
胤禛却是不肯的:“是四哥心急了。”
说罢让苏培盛传话下去,接下来的行程不必再日夜赶路。
见胤禩虽然松了口气,但靠在车壁上仍是勉强的样子,胤禛道:“小八,可是难受?来四哥腿上躺着罢,这样舒服些。”
胤禩愣了一下:“这……”
胤禛斥道:“你是我弟弟,还这么见外做什么。快些过来!”
胤禩忽然想起上一世十三弟最后缠绵病榻之时四哥那副焦急的模样,心中一酸。也许是他这次伤了肺,时时总想起些无奈的悲的往事,胸口总是郁郁的(伤了肺确实会有哀伤的症状),如今见老四这样说,也便不再推辞,怕被那人听出异常来。
胤禩乖乖爬过去,将头枕在胤禛腿上,半阖了眼养神。车轱辘在官当上咕噜咕噜的滚动,细微的颠簸让他开始昏昏欲睡起来,这样躺着确实比靠着舒服了许多。
……
回到京城之后,胤禩果然遭到了老爷子的斥责敲打。
这次堤溃,究其原因,虽然是之前老爷子定下的治河之法失当,但这是不能明说的,更不能昭告天下的。
古往今来,当这些个天灾人祸降临的时候,许多帝王都要颁发罪己诏,用以安抚民心,以平天怒。世祖皇帝(顺治)在位是天灾连年,算得上是“水旱累见,地震屡闻”
,“冬雷春雪,陨石雨土”
。世祖皇帝把这一切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
,上干天咎。
这次黄淮水患倒是不至于到了发罪己诏的时候,不过总是需要人出来承担这个失职的。因此胤禩一回京,便在朝堂上伏地请罪,将弃堤的责任一力拦下。
老爷子当庭训斥了一番,罚了他半年俸禄,又让他停了工部的差事,令其思过。
胤禩对这个结果并不吃惊,他自然知道靳辅生前,与于成龙定然也有上书给老爷子,声明这件事情皇八子无过反而有功。但这就是官场,并不是你做的对便有嘉奖的。
何况老爷子这次的处罚都是走走过场,看起来严重近乎失宠,但若是起复起来,还不是老爷子一句话儿的事。
因此胤禩算是平安过关了。
反而是胤禛那头儿,比想象中严重了点儿。
胤禛这一动,几乎清理了江南整个官场,一查之下,几乎没人是干净的。这虽是实情,但在老爷子的立场上,这简直就是朝廷的耻辱!
南方汉人对朝廷本来就没有北方这么服顺,要安抚南方只能慢慢来,一点一点的瓦解,这也是老爷子之前对江南问题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如今只是将胤禛外放出去赈个灾,便将整个大丑闻整个摊在了天下人面前——这意味着朝廷‘识人不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