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第2页)
关于这场起兵的描述有些夸大,说是安禄山乘着铁车,尾随其后的步兵和骑兵卷起的沙土绵延千里,行军的鼓噪之声响彻苍茫大地。然后说唐朝的太平盛况持续了很久,老百姓已经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所以听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后,都感到非常震惊。本来河北就是在安禄山统辖范围内的,叛军经过河北的州县时,这些人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者开门迎接叛军,或者弃城逃跑,或者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然后最讽刺的是,安禄山都造反了,有人奏报唐玄宗,唐玄宗却认为这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不相信。
等到一月十五日,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确实率兵造反了,速速召来安禄山的死对头宰相杨国忠商议应变之策。一面派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一面召回远在边陲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以防守洛阳。接着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抵挡安禄山叛军。
由于唐朝的精锐边军大多还没有赶回,高仙芝、封常清临时在长安、洛阳募兵,得到的大部分是市井子弟,缺乏战斗经验,而且还没有经过训练。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根本没有指挥经验,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
唐玄宗接到洛阳失守的消息,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在这关键时刻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使朝廷丧失了两员经验丰富的大将,为后面的惊天祸患埋下了伏笔。
潼关大败
能打仗的两个大将被杀之后,朝中无人,此时唐玄宗不得不起用半身不遂、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让田良丘充任行军司马,马军指挥王思礼、步兵指挥李承光等人担任属将令,率军二十万,镇守潼关,以抵挡安禄山军队。
天宝十五年正月(756年),安禄山命他儿子安庆绪出兵进攻潼关。好在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挡住了向西进的道路。安禄山眼见强攻不行,开始转变战术,先命女婿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哥舒翰深知其中有诈,仍旧闭关不出。
无奈之下,安禄山抓住唐玄宗好疑的性格,开始派人放假军情。唐玄宗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
的假情报,遣使令哥舒翰出兵,前去收复陕郡。
当时,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正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打了几个大胜仗,进展十分顺利。此时形势也确实向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各地捷报频传,令唐玄宗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听到假情报后的杨国忠也不停地在一旁煽风点火,要求唐军兵出潼关,与叛军决战。
哥舒翰再三向皇帝表奏:“安禄山久在军中,精通兵法,现在有备而来,利在速战。叛军暗藏精锐,以老弱病残引诱我军,肯定有诡计,如果我军轻出,必然落入叛军的圈套,到时悔之不及。”
唐玄宗此时已经被冲昏了头脑,听不进哥舒翰的金玉良言,反而严词苛责。唐玄宗以“贼方无备”
为由,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使者“项背相望”
,给哥舒翰造成极大压力。有了高仙芝、封常清的前车之鉴,哥舒翰当然知道抗命的后果是什么。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阴历六月四日,哥舒翰“恸哭出关”
,驻扎于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叛军故意示弱,队伍不整,唐军果然中计,一路前行,被诱进隘路。山上无数滚木檑石如冰雹般砸下,唐军在隘道上却没有周转余地,死伤无数。
关键时刻,哥舒翰指挥剩余军队渡过黄河,跑回潼关。二十万大军,仅仅剩下八千人。叛军潜锋蓄锐,引诱唐军弃险出战,决战之际,又假装不敌,引诱唐军进入埋伏圈,使哥舒翰遭到平生未有的失败。他常胜将军的声名,也因此付诸东流。
睢阳之战
长安城内,满朝文武得知潼关失守后一片混乱。仓促之下唐玄宗等人逃往西蜀避难,命令太子李亨镇守长安,把平叛部队召集到灵武设防。就在唐太宗出逃之时,太子李亨在宦官李辅国的怂恿下,在灵武自行登基,遥奉逃亡在西蜀的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
757年正月,安庆绪封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带领十三万人南下。尹子奇率领大军扫荡河南,河南城镇纷纷陷落,打到最后只剩下军事重镇睢阳还没有被攻陷。睢阳太守许远此时只剩不到四千兵力,急急忙忙给宁陵的张巡告急。张巡接到求救信号后,率兵三千自宁陵入睢阳,与许远合兵共六千八百余人。然而尹子奇此时正率领着他的十三万人全力攻城,十三万人打六千八百人,兵力悬殊,可见一斑。张巡率领将士,昼夜苦战,连续战斗十六昼夜,借助睢阳的防守优势,共俘获叛军将领六十余人,杀死士卒两万余人。
最后,苦撑了十个月,终因病饿力竭,寡不敌众,睢阳城被叛军攻破,张巡及其部将三十六人遭杀害。睢阳之战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十个月之久,牵制了安庆绪大军几十万人,从而使郭子仪等人能够从容收复两京之地。
长安被攻占之后,朝廷仅剩下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着,刚好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后果不堪设想,大唐的命数也可能直接终结于此。
从安禄山范阳起兵到睢阳之战,前后有两年时间,其后紧接着史思明再次叛乱,唐王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俗话说恶人自有恶报,安禄山、史思明先后被自己儿子谋杀,宝应二年(公元763年)春天,史思明之子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而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至此,唐王朝又进入到了藩镇割据的恶化状态。
◇占山为王
上章讲了藩镇的起源,本章主要分析藩镇的崛起和分立天下的藩镇类型。
安史之乱以后,为镇压叛乱而形成的藩镇,成了合军区、政区与监察区为一体的特殊地方机构,其与中央争权乃是自然正常的行为。所以表面看起来,中央、藩镇与州是三层直线关系,实际上是三角关系,三者各为一角,互相“绷着”
。因为就全唐范围而言,各藩镇之间也是互相绷着,唐后期就这样绷了一个半世纪才寿终正寝。
为什么会持续绷着,而非直接剿灭,收回中央集权呢?放出去的权想要收回来,并非易事。
玄宗天宝年间,全国共有十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河北北京军区)
平卢节度使(东北朝鲜军区,后迁为山东齐鲁军区)
河东节度使(山西太原军区)
朔方节度使(陕北河套军区)
河西节度使(甘肃河西走廊军区)
安西节度使(新疆西域军区)
北庭节度使(内蒙外蒙军区)
陇右节度使(甘肃陇右军区)
剑南节度使(四川巴蜀军区)
岭南五府经略使(两广岭南军区)
刚开始这些节度使还按照中央任命,按职责行使权力。后来势力逐渐增强之后就想要摆脱朝廷的控制。
当时玄宗宠信的安禄山兼任了三大节度使——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管辖区域等同于现在华北五省和陕西河南两省,也是借此反叛,爆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入蜀避难,肃宗在陕北宁夏另立朝廷。各个军镇也开始以平叛之名,扩大募兵,敛收财政,增强势力。一时之间仿佛回到了先秦时期,各国诸侯(藩镇)打着“勤王”
的口号,各怀鬼胎,指桑骂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