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页)
其實張管事和黃婆子還曾經商量要不要走水路回去,可是想到走水路也可能遇到水匪,而且水路後邊也得改旱路,反倒是更麻煩,於是只得多選官道走和多添些人手。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個關頭,居然還有人出事,當真是讓兩個老人都快要愁白了頭髮。
好生安慰小小姐,黃婆子親自伺候著,等到小小姐哭累了終於睡了過去,她才急急忙忙找張管事商量一件事。
「依我老婆子的看法,這個小地方就是不安生,一天天都死人,還有旁邊的夏家又是滿門遭難,要不還是跟鏢局那邊說一下,儘早啟程回開封吧。」
黃婆子的想法也是張管事的打算,他趕忙說自己明日就去聯繫鏢局那邊,儘快就後天出發。
這個危險之地,他們是一天也不放心讓小小姐多待了。
兩個經驗老道的人商量完就兵分兩路,一個負責聯繫鏢局,一個負責做小小姐的思想工作。
當然為了安小小姐的心,他們也會做足尋找那個失蹤小孩的功夫,甚至還去了官府給了銀兩讓官差辦事。
只是等到出發的那一日,還是半點消息都沒有。
桃夭才五歲,接連遭受失去親人的沉重打擊,她根本就拗不過大人,直接就被塞馬車裡帶著離開她出生和成長的家鄉。
張管事還做了妥善的準備,那就是留下幾個人在張家院子這邊守著,一有那個小孩的消息,立刻就寫信通知小小姐。
但其實誰都知道,在這樣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又賊寇土匪橫行的世道,一個才六歲的小孩子突然沒了蹤跡,那就跟死了沒什麼區別。
人間別久不成悲,兩處沉吟各自知。
第33章【殘血宜】1。4
桃夭在來到開封府祥符縣後,因為悲傷過度情緒抑鬱和路途奔波而大病一場,這讓其大伯張國紀對這個身世可憐的侄女很是心疼和愧疚。
若非是他寫信去給弟弟,讓弟弟回來奔喪,那小桃夭也不會如此年幼便失去雙親……
在這樣內疚和憐惜的情況下,張國紀對這個侄女也是視如己出,與自己的兩個女兒一同安排丫鬟婆子好生教養著,每日還過問幾句,甚至嚴令禁止家裡內外所有人說二小姐的身世。
對外也是說桃夭為自己的二女兒,只不過因為身體不太好才安置在別的地方精心養著,後來長到五歲身體康健才接回來一家團聚。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張國紀的大女兒已經纏足,而小女兒也到了開始纏足的年齡,但桃夭因為怕疼吵著鬧著不纏足,張國紀也是只能頭疼著答應下來。
於是張家有三女,只有大女兒張嫣(1)是真正纏足的,但也只是纏最輕的那一種,倒是不妨礙正常行走。
若是放在以前,張國紀自然不會為了一時心軟而耽誤女兒之後的婚嫁,可是想到小桃夭年幼喪父喪母,以及現在都沒能找到屍體,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只能立個衣冠冢弟弟弟妹,他就根本狠不下心來。
罷了罷了,大不了往後就都給女兒招婿,而且他也有兒子做張家頂樑柱,都是親兄弟姐妹,兒子應當也不會讓自己的姐妹受苦。
不忍心逼迫女兒纏足的張國紀只能化身虎爸狼爸來逼迫兒子用功念書習武,將來光耀門楣,也能讓家中的三個女郎招到合適的夫婿。
桃夭在大病痊癒之後,過的生活就是與張府的兩個堂姐堂妹差不多,基本都是大門不邁二門不跨,最多就是元宵節時候出門看看花燈。
尤其是在比自己大上一歲、純潔嫻靜又笑不露齒的堂姐張嫣的照顧下,桃夭竟然也勉強學會了做女紅。
但比起七歲時就茹苦耐勞,灑掃庭院,洗衣做飯,樣樣都會,沒事的時候,還能靜靜的獨處一室,習做女紅,閱覽書史的大家閨秀堂姐,桃夭自認為自己還是很難坐的住。
因為家中還有一個同樣不纏足的妹妹,桃夭那就是直接跟妹妹一同放飛自我,時不時就爬樹摘各種鮮花來給長姐做糕點和釀酒,還有做紙鳶去踏春或秋遊時候玩耍。
三姐妹都對讀書讀史十分感興,偶爾自娛自樂辦個詩詞宴,做出來比較滿意的詩詞,就會提在紙鳶上。
這般有的活動,兩姐妹必然不會丟下長姐,於是不喜歡出門的張嫣也被帶著出去,時日已久,那就是再內向的性格也被鍛鍊得活潑開朗些許。
張家雖然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人,但容貌方面卻可算是中上之姿,於是父母都容貌不俗的情況下,生出來的孩子也是俊眼修眉、顧盼神飛。
待三姐妹都長到十幾歲時,長姐張嫣窈窕端麗,文彩精華;小妹張蘊雖身量未足,卻也轉盼多情,語言常笑,觀之可親。
至於排在第二的桃夭,則是容貌最好,舉止言談不俗,腮凝荔,鼻膩鵝脂,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絕艷,悉堆眼角。
若要用一詞來形容,便是絕世無雙也。
張國紀喪偶後便不曾再娶,一心都撲在養育兒女上面,當然隨著三個女兒年歲漸起,他作為父親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
原本當朝皇上已經立有皇后和有眾多後宮妃嬪,而且也不曾有大選的預兆,因此張國紀才想著給三個女兒都招婿上門。
有兒子在,他也不用擔心會被吃絕戶。
張國紀也不求未來能有什麼大富大貴,就想著兒女都能過得舒心,便是夫妻和睦子孫滿堂安享晚年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