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夜宿驿站(第1页)
一行人走的是官道,虽然官道是为了官员通行便利而修建的,但普通人也可以走,只是生紧急情况时,官员有优先通行的权利。
比起普通的道路,官道的路况更好一些,通行的度也更快。
官道就相当于古代的高公路,只不过不用交高费而已。
但和梁崇想象中的还是有点差别。
梁崇想象中的官道,就算不是水泥路,也得是青石板路。
不过一路走过来,看到的都是普通的土路,只在格外平坦的地方,铺上一层石块用来硬化。
宽度也只有两三米宽。
营州多山,除了出城的那一截较为平坦,剩下的路程,几人不是在上山的路上,就是在下山的路上。
坡路建有台阶,不过建的不是很整齐,也并不光滑,只用石块错落铺出落脚的地方。
在平路上还好,路的宽度基本一致,到了逼仄的山路上,有些地方甚至只有一米宽。
杨石头他们还得先把骡车上的货物和板车卸下来,用人力背过去,再把骡子小心翼翼的牵过去。
到了宽敞的地方,又给骡子装上板车拉货。
难度比起赶山不遑多让。
甚至赶山的路还算好的,去达州的这条路,有些地方直上直下,角度近乎七八十度,看得人胆战心惊。
难怪人人都知道走商赚钱,但做走商的人却没有多少。
这碗饭,还真不是谁都能吃的。
从山中穿行而过时,偶尔会看到道路两旁有零星的村庄和人家。
房子的类型五花八门,茅草屋和土房都有,砖房并不多见。
到了平坦之处,还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农田和土地。
此时水稻和小麦都长得快有半人高了,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
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收割了。
七月份是走商的高峰期,他们今天走的这段路,鲜少有荒无人烟的地方,路上还能看到三三两两去达州做生意的商人。
雇佣的两个走镖人没有和他们走在一起,远远的隔了七八十米的距离,坠在队伍的后面。
加上半路上来的卷毛,他们有五个人,若是再加上两个走镖人,队伍看着就过于庞大,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五个人的队伍,不多不少刚刚好。
两个走镖人跟在后面,万一生什么事,也有机动和应变的时间。
出城时,太阳已经高挂,所幸营州到达州的官道大多穿山而过,道路两旁有一些高大的树木,有树荫遮蔽,阳光并不能直射在脸上。
这条路,杨石头他们三兄弟都是走惯了的,骡子也是老搭档了,走的并不费力。
卷毛哥看着身板不太结实,但步伐却很轻松,不紧不慢地跟在杨石头几人身后。
梁崇却不太适应这种行进的度,虽然自己经常上山,但上山下山时,不论是走路的度还是休息的频率,都由自己支配。
不用像现在这样,一刻都不得闲,往往一口气还没喘匀,便要接着往上爬。
但没办法,不能拖累整个队伍的进度,梁崇虽然内心叫苦不迭,但还是硬着头皮跟上。
好在杨石头虽然抠门,但还念着老乡的情谊,见梁崇走得实在吃力,中途在人多的地方停下歇了两回。
一直到天黑,几人才赶到休息的驿站。
大业朝的驿站分为官驿和民驿两种,既可以传递信件和物品,来往的人也能在这里休整、住宿、吃饭、投喂牲口。
“驿传旧有步、马、急递三等,急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用之”
,官驿还要负责传递朝廷的政令、情报和指示等。
小小一座驿站,承担了后世的机要、邮政、酒店、车站四大功能。
不过官驿只有身上有相关凭证的官员、士兵等公职人员才可以入住,普通百姓只能住民驿。
民驿相当于私人开的客栈,没有入住的门槛。
不论是官驿还是民驿,收费都要比路上的农家贵得多,但安全更有保证。
毕竟能开驿站的,都是在官府备过案,且家中有些背景的人。
再者,荒郊野岭的,也找不到更为合适的住处,自然奇货可居。
几人进去时,前台的接待人员抬起头,见是几个商人,懒洋洋的问道,“吃饭还是住宿。”
杨石头他们是这里的老顾客了,当即表示,要一壶热水、一捆喂骡子的草料,还要在这里住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