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东晋我来了 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谢氏兄妹(第4页)

说着他拍了拍脑门接着道:“这里已经不灵便了,闲暇时就喜欢听听年轻人的见解。”

姜还是老的辣,谢安最后一句话点明,既知来意,赶快说吧。

虽然是从现今社会过去的人,但还是玩不过这些历史名人的,陈望只得认输,步入了正题。

“叔父,听瑗度兄讲,昨日朝堂议了两件事,其一是桓温与袁真事关北伐担责,其二是鲜卑大军压境,不知叔父认为哪件事最为棘手紧迫?”

陈望不疾不徐先反问了谢安。

谢安挑了挑眉,手捋黑髯道:“当务之急自然是如何退鲜卑大军,令其不敢渡过淮水,窥视我江南大地。”

“叔父说的是,守江必守淮!”

陈望手抚光秃秃的下颌道:“侄儿不才,有一计可令鲜卑人无法渡淮。”

“哦?守江必守淮,高见,高见啊,”

谢安眼皮明显地跳了几跳,迅疾眯起眼来,又沉声道:“贤侄请讲!”

“请问叔父,桓温此次北伐败于谁之手?”

“当然是慕容垂了。”

“那桓温最初连战皆捷,兵临枋头,不足邺城百里,是为何?”

“实因慕容垂闲赋在家,不被伪燕朝廷所重用,而其他人大多庸才。”

“是啊,如今鲜卑白虏诸将皆为桓温所败,唯有慕容垂获胜,那会不会更令……”

谢安听到这里,猛然醒悟,一拍大腿道:“更令慕容暐、慕容评忌惮慕容垂?”

“是啊,叔父。”

陈望边给谢安茶盏里倒茶边认可道。

“那你的计策是……”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作为当代大名士,老庄玄学盛行时期的代表学者之一谢安,顿时领悟道:“你是说…。。。”

“无中生有,这在三十六计中是第七计——”

“三十六计?那是谁写的这么多计策?”

陈望忽然想到,他们东晋还不知道有个三十六计,赶忙道:“这姑且不论,侄儿的意思是派人在邺城散布谣言,或者谶言、童谣,都是对慕容垂的致命一击。”

“贤,贤侄……你,你接着说……”

谢安有些激动,手捋黑髯摆手道。

“自打鲜卑巨酋慕容儁及其后可足浑氏,到现在的慕容暐、慕容评都忌惮慕容垂那智勇双全的不世奇才,如今他力挽狂澜,救慕容鲜卑全族于危难之中,慕容垂麾下大军现已席卷淮河以北以及中原,功高震主啊。”

陈望慷慨陈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