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时期谋略最好的是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三国最强智囊之幼麟2(第1页)

很抱歉写姜维我用了两篇来写,因为笔者很喜欢姜维这个悲剧式英雄,他知恩图报,用尽一生来实现兴复汉室的梦想,他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他再难也要坚守蜀汉,他是一条汉子,面对内部不支持,面对百姓不理解,他义无反顾从不解释,真男人就是姜维。

每每读到姜维的时候,幻想如果笔者能穿越时空和他饮一杯酒的话,我一定敬他三杯酒,第一杯敬他知恩图报,有大丈夫之义。第二杯敬他面对几十年的攻伐无果始终坚守信仰,不曾动摇半分,这就是优秀的人的表现。第三杯敬他逆天而行,敬他对蜀汉的忠诚,即便受到不公和怀疑,他依旧坚持北伐。十一次啊,一般人两三次就不在干这种所谓的“蠢事”

了,所以我尊重他净重他。

这样的职业经理精神才是人生榜样,其精神和忠诚度其才华值得后世大说特说。

话会正题,我们今天说说姜维这试一次北伐是如何展开的。

这十一次北伐,《三国演义》说是九伐中原,实际是十一次,三国演义是为了凑够数字之极,演义姜维的忠和坚持不懈。

这十一次北伐,可以分为数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姜维没有主掌军政大权,受蒋琬、费祎等人制约,他是打辅助的。

第二阶段,姜维成为主攻手,打主力的,放开手脚大开大合。

第三阶段,姜维受迫于朝堂局势,不得不北伐。

第一阶段受到制约的姜维北伐。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军政大权,在后主刘禅主政下,将原本集中于一人的权利进行了分化,蜀汉政权渐入刘禅时代。

刘禅时代,主政的蜀汉尚书令蒋碗也非庸才,志气不小,找准机会也力主北伐毕竟蒋琬也是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必须坚持继承遗志。

第一次北伐:公元238年。

曹魏辽东公孙渊造反,魏国太尉司马懿又受重用,率四万大军奔赴辽东平叛。

眼见魏国动乱司马懿远赴辽东,获悉老贼出阵关中空虚的尚书令蒋碗认为,这是攻击魏国的大好机会,便派遣姜维率军出陇右,试探魏军虚实同时,也开始谋划真要好打就进行大规模北伐。谁曾想姜维率军攻至南安郡后,跟魏军相遇,兵马并不多的姜维军和魏军相持不下,打了没多久蜀汉军选择撤退。

姜维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快地结束了。那一年,姜维36岁,在他看来大好年华后面还有的是机会,锐意进取是三十多岁姜维的写照。

第二次北伐:公元244年。

蒋琬主政时,并没有如诸葛亮时代那样,频繁北伐,随后蜀汉有六年都没在边境动过刀兵。

公元243年,姜维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渐入蜀汉核心领导层。

蜀汉不打,曹魏就会进攻啊。

公元244年,在曹魏权势滔天的大将军曹爽,为了树立战功进一步稳固地位,亲领十万大军进攻蜀汉重镇汉中,那时汉中守将,是善守闻名的王平。

带着三万人马迎战的王平,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毫不慌乱据城坚守。

成都城中,蒋琬已然重病,接替蒋琬的是费祎。

眼见情势吃紧,费祎派遣姜维率领蜀汉军主力增援汉中,在费祎亲自指挥,断曹爽后路的军事行动中,姜维扮演了重要角色。姜维的力战,让魏军在后撤过程中知难而退,魏军死伤甚多,就连带去转运粮草的牛马也消耗殆尽。

战败后羌、胡等地对曹爽怨声载道,曹爽威信大为降低,也为后续高平陵之变埋下了伏笔。这一年姜维42岁,打了胜仗的姜维正式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三次北伐:公元247年。

公元247年,姜维又一次升职成了蜀汉卫将军,获得了和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的权利,成了能左右蜀汉朝局的存在。

同年魏国境内爆羌胡叛乱,叛乱的羌人意图投奔蜀汉,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听闻叛变消息之后,立马率军拦截投奔蜀汉的羌人。

年轻时常年跟羌人有交情的姜维听闻消息,立马带兵出陇右,接应羌人叛乱,在洮西(洮水以西)地区和魏军郭淮、夏侯霸等人大战一场。

此战姜维获得了胜利,这是姜维北伐第二次胜利了,姜维的胜利让他渐入佳境。

第四次第五次北伐,公元249-25o年。

公元249年,曹魏政权生了一件大事,隐忍多年的司马懿,毕其功于一役在高平陵之变中,率三千死士完成绝地反杀,夺得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一场大内乱,弄得曹魏朝局震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平陵之战,之后操爽告别历史舞台,在这一年司马懿72岁,再过两年他也就离世,而这一年姜维45岁,正是大展宏图的壮年。

这个时候夏侯霸因为曹魏家族失势,他来投靠,姜维认为这是北伐的大好良机,于是立马请命费祎大举北伐。可惜,费祎并没有尽力配合姜维的北伐,在他看来北伐不过是消耗民力举措。所以主政的费祎没有给姜维更多的兵马,带领着仅仅万人的部队,姜维不改豪气,他依旧选择了和诸葛亮北伐一样的路线,突袭陇右,以占据雍凉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