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帝子八阿哥胤禩重生 长恨歌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第1页)

正和帝的母亲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这位皇后是有清一代唯一一位没有在谥号中加上丈夫的谥号的皇后,而她的谥号中的字一般用于帝谥,康熙皇帝在赫舍里氏难产去世后亲自为她挑选了这个谥号,他对发妻的感情可见一斑。

胤礽是仁孝皇后与康熙帝的次子,他们的长子名为承祜,颇得康熙帝喜爱,但是幼年早夭。

同承祜有着同样的命运的还有他的其他几个兄弟,一直到直亲王胤禔出生之后,这个情况才有了改善。

胤礽出生丧母,在他短暂的童年中,能够称得上关系好的兄弟就只有纯亲王胤禩一个。

当时在宫内皇子中排行第八的胤禩,因为生母身份的原因,在兄弟们隐隐是受到歧视的,有诸多的史料能够证明这一点,包括纯明亲王弘旭在回忆录《西轩逸事》中所记录的纯昭亲王胤禩的言谈,其中也有所提及。

正是这段幼年时的经历,让纯昭亲王与正和帝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根据联邦修录的本土时期的清皇朝历史《清史稿》记载“上与王甚厚,坐卧同起,常抵足而眠”

这对兄弟的感情深厚到了什么程度呢?根据《清德祖实录》记载,正和六年,某日,“宫中已下钥,王宿乾清宫,上与之抵足而眠,私语不止,久而乃歇。次晨,将早朝,王仍酣眠,上不能动。久之,王方醒,上笑谓曰:‘弟误朕矣。今日朕误早朝,诸王大臣或言朕沉溺美色也!’王对曰:‘皇兄莫慌,放眼满宫,无人姿色堪比皇兄,何来‘美色’之谓?’二人相视而笑”

这段话呢,意思是在正和六年的某日,纯昭亲王入宫商议朝政,结果待到了皇宫锁门,他回不了家了,就只能待在乾清宫住一晚。这个晚上,他和正和帝兄弟两个躺在一张床上说悄悄话,具体说的什么呢,我们现在也不能知道,只知道他们两个的悄悄话说了很久。结果第二天早晨起床,果不其然,胤禩他爬不起来,赖床了。按理说,正常的情况下,耽误了早朝比打扰了胤禩的睡眠更重要,但是正和帝就是没有动,他旷工了,不上早朝在这里看弟弟睡觉。

等到纯昭亲王醒了,正和帝开始责怪他了,他说什么呢?他说:“弟弟都是你都错,都是你害的我。今天我没有去上班,大清朝的这些官员和宗室,可能会有人嚼舌根,说我沉溺于美色之中,才消极旷工的了!”

自古以来,被安上这些名头的皇帝的名声都不是太好,按理说,胤禩听到兄长这样的指控应该很惶恐才对,但是他没有。

他反过来调戏了一下皇帝,他说:“哥哥你不要害怕,整个宫里,没有哪个人的脸长得比你还要好看。既然没有人比你长得好看,那有什么人能被冠上魅惑君王的名头呢?”

两个人说完这番话以后互相笑了一笑,然后这件事就揭过去了。

观众朋友们,你们要注意,误了早朝也是一件大事了,结果就成了这段故事里的一个背景板,显然没有人特别看重这个,而是专注于二人对话,显示他们的兄弟情深,这是很不容易的。

当然了,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说明一下,这段对话里,胤禩的那句话是有错误的。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被公认的清皇室的颜值巅峰都是纯亲王一系,在康熙帝的诸皇子中,胤禩以容貌妍丽、面若好女闻名,再加上“美姿仪”

、“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面如冠玉,颜如傅粉”

等诸多史料中对他容貌的记载,可以说明的是,纯昭亲王的容貌是要胜过乃兄的。

纯昭亲王的母妃,也就是被正和帝追封为荣静端和惠顺皇贵妃的良贵太妃,在史籍中被明明白白地写明“身有异香”

,是一个虽无其名但有其实的“香妃”

,一部分的史料,包括纯昭亲王的三子弘旺,还写过亲王本人遗传了母亲的这个体质,“体有淡香”

但是纯昭亲王以他的种种功绩证明了他绝对不是空有颜值的草包,而是名副其实的能人。

胤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从小就展现了不凡的智慧。

他九岁的时候,清俄要开展谈判,于是年幼的皇八子毛遂自荐。

在康熙帝反问的时候,胤禩说了这么一句话“古有甘罗十二为相,而今不能有皇子九岁出使乎?”

那场谈判,胤禩力排众议,坚决不答应俄国使者戈洛文让大清割让领土的条件,并且还成功了,谈判的成果就是现在咱们能看到的这份《中俄尼布楚条约》。

长大以后,胤禩依然聪慧不凡,其伯父裕亲王福全对他的评价是“可成天下之务”

,如果没有太子胤礽的存在的话,那这句话应该是对储君的评价。

也正是在胤禩的努力辅佐下,正和帝开创了一代雄图霸业。

以直武亲王胤禔为例,他与正和帝的关系可称是恶劣,从少年时期开始,两者就一直在互相争锋,让正和帝陷入登基前最大的废储风波的人就是胤禔。

在退位之前,康熙帝还要将胤禔与另一个儿子胤祉一起圈禁,也就是所,在正常的情况下,胤禔和胤祉要在圈禁之所度过一生。

但是在正和帝继位之后,他出人意料地将这个兄弟放了出来。

在让他发挥才干的同时,正和帝相当防备自己的这个兄弟,比如在某次战役中,在任命胤禔为将的同时,正和帝还另外派了胤俄、保泰一座辖制,最后还将胤禩派去统领全局。

战役结束之后,胤禔转入兵部,当时主管兵部事务的正是胤禩。

有消息表明,胤禔在后期能够摆脱正和帝对他处处防备的情况,纯昭亲王为他数次在正和帝面前美言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