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页)
元辞章先下马车,然后站在马车下,伸手搀扶李意清下来。
站定后,李意清理了理自己压坐的衣袍,拍开褶皱后,和元辞章一道往府内走。
脑海中在想刚刚元辞章的话。
元相今年五十又八,将近六十,为国操劳,因此看着苍老非常。
在元府,元相上头还有一个嫡母,也就是元太夫人,今年快八十岁。
元相虽然不是元太夫人亲子,却于元相有深厚养恩。
元相的生母姨娘崔氏早逝,两岁起就被养在嫡母膝下。
嫡母自己有一子三女,一子元琚比元相还大几岁,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后在江宁祖宅养老,前两年刚刚过世。
三女也都分别嫁人,留在京中两个都已经成为当家主母,还有一个跟在夫婿身边,四处外任。
京城元家虽然是江宁元氏分支,但是在元相和元琚之前,这一支并不受重视。后来嫡母元太夫人对两个孩子同样视如己出,悉心教导,兄弟二人双双中了进士,受到皇帝重用,京城元家才慢慢起来,逐渐成为元氏一族的中心。
元太夫人,足以担当一句远见睿智。
元相专注于学业,因此并未纳妾,膝下只有元辞章的父亲,元昇,以及一女元岚。
元岚是老来得子,婚后急症早早去世,连子嗣都没有留下。元老夫人大悲之下,也随之而去。
因此,元家现下是由元昇的妻子,太仆寺卿之女江氏当家。
元昇房中还有四房姨娘。姨娘罗氏膝下有一个女儿,年方六岁,还没上族谱,只取了诨名,家里人都喊二花。
元辞章并没有仔细说父亲的后宅之事。
一来,这些事情由他的母亲掌管,二来,也不便妄议长辈。
李意清自小生活在皇宫,自然不是一张什么都不懂的白纸。
几位姨娘入府的时间都不短,却基本无所出,只有一个六岁还没上族谱的姑娘。
元夫人管理偌大的相府,自然是有她的路数的。
多年无庶子降生也没人敢去指点,要多亏她自己肚子争气,生了元辞章和元咏赋两个嫡子。更何况,元辞章又是有出息的,年纪轻轻高中状元。
想到此,李意清忍不住朝元辞章看了一眼。
不论是寒门布衣,抑或是达官贵人,对金榜题名一事都怀有极大的热忱,除了君王。
三年一次新科,意味着每三年间,就有一位状元出世。
前状元、前前状元若是没能让君主在那三年记住,以后再想找到机会得到圣上青眼,也十分艰难。
譬如说,元相府出来的元辞章,即便高中状元,也没能让金尊玉贵的太后记住名姓。
又譬如说,景和五年放榜,前前任金科状元郑延龄,寒门出身。当年何等风光,被朝中寒门子弟称作变革之炬火,然现下朝中还记得的人甚少。
李意清心中有些感慨,有些茫然。
好在从大门到正堂不远,两人走到时,门厅里挤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