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1页)
第90章
他们本身就是这个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若是这个改革是以他们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为前提的话,恐怕钱谦益自己都会跳出来反对自己。
执行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如何能让天下人做到。
改革,分明就是一个笑话,一个不切实际异想天开的笑话。
想得越深,崇祯反而就越绝望,反而更加的不想,再去趟那摊浑水了。
有那个时间,他还不如在这个地方悠闲的听听曲,看看戏,过自己半退休似的生活呢。
九山部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半封闭的社会,这里的一切都显得与外界格格不入。
这里的人没有等级阶层的概念,没有人可以高人一等。
那些管理他们的官员在他们的眼中,并不是官,而是公共服务人员,他们如果做得不好,他们可是会联名投票,让他们下台的,重新换上一个更值得大家信赖的人。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出现。
每一个当权者,每时每刻都在为了自己的工作而努力,贪腐成风,滥用职权之类的事情,不是没有,却极其稀少,且一旦被发现,就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监督当权者的权利,你做的好不好,不是由上级决定的,而是百姓的声音决定的。
试问哪个百姓愿意让一个损害自己利益的人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作威作福呢。
九山部的模式,不适合此时的大明,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不适合的。
这里是一个理想国,是一个纯粹由信任组建的大集团,百姓信任当权者,而当权者信赖王俊的领导力。
这种信赖是建立在王俊层出不穷的各种科技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王俊一直能给大家带来实际利益的基础上的。
一旦那一天这个势头不见了,信任还能否继续存在,谁也说不好的。
而另一个问题就是,九山部的规模达到这个程度已经是一个极限,若想再扩大,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贫富的倾斜,资源的分部不均衡,这都是矛盾诞生的原因。
这些问题是此时的崇祯和钱谦益都看不到的,更解决不了的。
他们若是仅用自己看到的那些东西去套用在大明的未来上,可能一开始就会碰壁,根本就持续不下去。
因为他们没有王俊,更没有九山部持续不断创新,持续诞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能耐。
九山部就像是后世华夏的经济特区,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很多特殊条件下的。
别的地方想要复制,那是极难极难的。
总归一句话,九山部正是因为有了王俊,才会有今天的繁荣,其他的原因都是只是这个基本条件的旁枝末节,影响真的不是很大。
崇祯二人能看到表面的原因,却并未看到问题的真正核心,不管研究多久,始终是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