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后院晋升守则书包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年前(第3页)

皇上看了也觉欣慰:他晌午刚看了十四的密折。

这回黄雀在后蹲守准噶尔的战事,十四虽为被当成鱼饵,不能做主力军而怅然焦躁,但还是很识大体,不等皇上

吩咐,不等姐夫策棱求援,就私下将他跟兵部申请的三百支最新西洋火筒,借着年节下送粮食的车,暗送给了策棱,为他的骑兵添一份助力,可见懂事识大体。

年前,可以说是事事顺当。

==

“人的幸福指数,除了个人成就外,很大一部分就是亲密关系的满足。”

姜恒装模作样在给于嬷嬷读西洋书。

其实这上头的拉丁文她也认不全,不过是捧了本西洋书借个由头。

于嬷嬷显然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捧场道:“娘娘博学多识,认得许多西洋文字。”

姜恒在跟于嬷嬷商讨关于敏敏的幼教问题。

过了一岁,敏敏能说一些常用的短句了,也越来越有了自己的性格。

生为公主,敏敏物质是极大丰富的,但自古至今这么多公主郁郁早逝,想来在衣食无缺的情形下,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姜恒记得看过一篇报道,据说是哈佛大学追踪了上千人七十多年的人生,发现人内心的满足幸福感,绝大部分不来自于成就或是财富,而来自于亲密关系的满足。[1]

姜恒走过一段又一段人生,发现这个结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周围所有亲密关系乃至普通人际关系都是崩坏状态,人是不会感到幸福的。

人体就是这样复杂,在基础的生理得到满足后,就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充实感陪伴感被信任被惦记被爱着的幸福。

永和宫就是敏敏的家。姜

恒希望她在这里是沐浴在爱与自在里长大的。要说她对敏敏的一生有什么期许,应当就是一世过得快活痛快。

她是生死上走过,一睁眼就是贵人,没得选的人。

可敏敏不是。

但她能做的,只是给敏敏一个环境,最终还是要敏敏自己能长成一个不拧巴的姑娘。

“娘娘的爱女之心,奴婢都看在眼里。”

于嬷嬷是在宫里活久了活透了的人,很快就接话道:“公主在这永和宫里,除了娘娘这位额娘,越长大,自然越少不得与宫人们接触——公主虽是主子,但公主小,少不得就有心大的奴才,想着拿捏小主子谋私利。在宫里多年,奴婢都是亲眼见过的。”

果然是于嬷嬷,姜恒说到第一层,她已经自觉坐电梯到了第三层。

姜恒索性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自打得了敏敏,她是女儿,我就常留心往年宫中公主的情形。”

其实也不必多留心,多少年后,史册公认,清朝公主的惨都是历朝历代里数得着的。

远嫁抚蒙,从此不见父母故土是一桩惨事,被嬷嬷辖制的厉害又是出名另一桩惨事。

清朝公主嫁了驸马后要住在自己公主府。这条规矩或许本是皇室疼女儿,想让女儿不跟婆家住,而是住自己的公主产业能舒坦些。谁知滋生出些黑心欺人的奴才来。

有些乳娘奶嬷嬷,自为跟了公主多年,且公主打小行走坐卧都是她们教的规矩,就直接反客为

主,霸拦着公主府的门,驸马要来给公主请安都得先交钱给嬷嬷,若是有一点让人不满就直接不让见,许多驸马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公主几回。

至于公主,更不能说想驸马了,主动要见夫君。哪怕只日常提一提驸马两个字,嬷嬷都会板着脸道公主难道把宫中学的礼义廉耻都忘了吗?

叫姜恒说,一群廉耻二字都不会写,更是肚内没有一点人心肚肠的嬷嬷,也不配说这两个字。

她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要是敏敏将来还过这样的日子,她真是再次到了奈何桥,孟婆汤都得怄的喝不下去。

所以她一向注意敏敏的乳母和保嬷嬷们,也从没把她们当成永和宫自己人过。

偏生宫规摆在这里,要是把所有乳母嬷嬷都遣散了,由她自己天天在宫里看着女儿,完全不现实,从太后起也没有人会同意。

只好盯得紧一些。

但她自己看着敏敏周身人,总怕有疏漏,提前跟于嬷嬷说通此事,就是要从一开始就严防死守嬷嬷们挟制敏敏。

俗话说三岁看老,敏敏从小心性的长成阶段,若是被吓住了,以后就难长回来。

于嬷嬷懂姜恒的意思,不但立刻倒戈到这边,还悄悄道:“太后娘娘便是知道也会睁眼闭眼的,她也极讨厌那些个约束人又爱嚼舌头,趁着小主子们不懂事起黑心的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