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第1页)
当时杜望问:“白先生,让本官给这些通缉犯发放验传,以后本官如何治理京兆?天下又有何人还会将律法放在眼中?”
当时白先生是这么回答的:“自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律法早就名存实亡了,府君守与不守,都不会对法律的权威性有任何的改变。”
这话说的还……真没毛病。
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道政令的福,儒术在发展中越发僵化。春秋决狱没诀出来什么秉公办理,反而让“情大于法”
大行于世,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为复仇而杀人者,法律判决有罪,但儒生认为无罪,官府便要释之;若官府依法办案,反而要受到申饬。
儒生掌握了话语权,王侯将相也要让儒生三分,便默认了“情于法前”
这样荒诞的论调。
甚至可以说,在黔首百姓眼里,陈纠是为母报仇的孝子。如果杜望真的依法治罪,那么他这个郡守就会在百姓的口碑中一落千丈。黔首不再爱戴他,就会有无数儒生抨击他;儒生抨击他,他就要在四方压力下回家吃自己了。
法都乱了,他坚持又能坚持什么?
杀人放火受招安罢了,这么做的又不止是他杜望一个。
于是杜望为这些通缉犯发放了验传,允许他们重新成为编户齐民。
就这样,白先生带着从通缉犯重新变回编户齐民的三百民众跋山涉水到了桃林古塞,在废墟上建立了桃林乡。
但白先生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白先生身在桃林乡,但司州各地都有他的传说。
他在桃林乡开设了一间私塾,欢迎所有的孩子去桃林乡读书。他对富贵人家的孩子收取不菲的束修,但对贫苦人家的孩子却大开方便之门,男孩儿不收束修,若是女孩儿去读书,每满一月还会让女孩儿带回去米粮。
这样的行为传开以后,曾有士人不满白先生将圣人所学这般贱卖,但找上门后却反过来被白先生说服,回家就学着白先生的样子开设了私塾,免费招收贫苦人家的孩子做学生。
除此之外,还有琳琅满目之事,崇云考写的密密麻麻。游溯看完之后都忍不住问:“仲父,这样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吗?”
此时崇云考也放下了手中的书册,他的目光移到游溯手中的竹简上,轻笑道:“老臣一开始也是不信的……不如主公与老臣一起,去看看这位传闻中白先生?”
游溯一愣:“亲自去桃林乡?”
崇云考理所当然地说道:“自儒学僵化后,士人各个邀名养望沽名钓誉,使得察举孝廉已经快成了一桩笑话。这位白先生虽不能免除邀名养望之事,但其以仁政爱民之举得名于民间,可比那些只知道通过辞让以邀薄名的人强太多了。”
“这样的大才,主公不亲自征辟,难道不怕派出去的门下吏被人家打回来?”
崇云考这么一说,游溯也来了兴趣:“仲父说的有理。孤的门下吏可被太多人的打了出来了,与其再让门下吏受辱,不如孤亲自去一趟。”
因为,游溯也很想知道,白先生在那本《安平元年桃林乡土地改制记录报告》里描绘出的桃花源,究竟是否真的存在。
游溯当即起身:“仲父,我们这就去。”
雍王殿下的执行力很是强大,他的命令早上才下达,早饭过后,三百亲卫就已经聚首雍王宫。
陈纠远远看着,只觉得无怪这些凉州来的铁骑能横扫司州大地。看看这精密的甲胄,看看这高昂的士气,可比之前汉王率领的汉军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陈纠忍不住暗暗点头,心想先生果然从来没有错过。能让先生都觉得值得报效的主公,果然不凡。
有车邻邻
长安距离桃林塞四百余里,虽然快马加鞭可能三两天就到了,但是考虑到崇云考这位不喜舞刀弄枪的老人家和桃林乡这些不会骑马的村民,游溯只能放弃了快马加鞭星夜赶路的想法,以日行三十里的速度缓慢地前行。
走了将近半个月,他们才从长安走到桃林塞附近。
陈纠刚刚学会了骑马,他打马在前为游溯引路:“殿下,桃林乡快到了,草民前去报信。”
跟随的游洄不解:“报信?报什么信?难不成你们这穷乡僻壤,还能把主公的亲卫当成普通山贼给打了?”
陈纠笑得差点跌落马背,连道不敢。好一会儿,陈纠才说:“那不如将军与草民一起前行。”
游洄道:“行,本将军也想看一看,你们到底在弄哪门子玄虚。”
说着,游洄一扬马鞭,直接向前冲了出去。
看着游洄越来越小的背影,游溯心中升起一种很诡异的预感。游溯问:“仲牧不会出事吧?”
陈纠笑道:“殿下放心,将军是桃林乡的贵客,大家会手下留情的。”
“手下留情”
这四个字直接让游溯的眼皮都开始跳了起来。
游洄一马当先冲入直道。他本以为再走几步就会遇到山间小路而不得不下马步行,却没想到这个“再走几步”
竟让他走了几步又几步。
游洄拉住了缰绳。他皱着眉看着地上这条延伸到山林间的路,随后直接下马,蹲在了路面上。
这条路呈现出淡淡的灰色,游洄蹲在地上,伸出手触碰了一下路面。
很坚硬的感觉,像是石头,但是比石头粗糙很多。
游洄将目光钉在了这条路面上。
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路面,根据他的经验来看,这样坚硬的路面也许能做到在下雨天也不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