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争霸三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八章 公孫瓚南下(第1页)

而袁將軍因為太傅一事,欲興兵問罪於董賊。現在好了,董賊未除,公孫瓚又來,袁將軍全盤部署都被陳將軍你一個失誤給打亂了。陳將軍,你可知罪?」

說話的是袁紹謀士郭圖,其人計吏出身。

陳諾所在,正是冀州府鄴城,袁紹的將軍府邸。

此時堂上匯聚了冀州大小官員,正在商討關於公孫瓚南下一事。

陳諾自擺脫了張濟的追兵,便再也沒有遇到董卓部下的追擊,一路疾行,也終於趕到白馬。時黎陽守將也已經派出船隻接應陳諾,陳諾也就率軍從白馬津渡河,平安到達黎陽渡口。在黎陽歇宿了一晚,也就繼續趕路,也終於在袁紹規定的期限內達到了鄴城。

只是還沒有來得及好好休息一回,陳諾就被袁紹派人請到了城中議事。

當然,在入城之前陳諾就已經聽到城內外紛紛揚揚的謠言,知道了公孫瓚南下一事,也多少聽說了公孫瓚遽然而來是因為胞弟公孫越的死。

其實在韓猛斬殺公孫越的那一刻,陳諾就已經預感到了公孫瓚也必因此事而罪責於袁紹,一旦死訊傳到公孫瓚耳里,也必是公孫瓚南下之時。

當然,不用說了,公孫瓚南下,袁紹壓力劇增,自然要罪責於陳諾。其實陳諾也早已經知道袁紹緊急將他從轘轅關召回,也必因為此事。

陳諾既然早已有了預見,自然一路上也已經想好了說辭。

這公孫瓚先時一心覬覦冀州,後被陳諾說通了他,領了十座城池走了。不過因為黑山張牛角鬧事,公孫瓚又率軍去跟黑山纏鬥。只是沒有想到張牛角會被亂箭射死,黑山推出了張燕來,此人比起張牛角來更加難纏,一連打了數仗,互有勝負。

那公孫瓚覬覦冀州之心不死,後因為張燕在旁搗鬼,讓他知道了韓馥曾與黑山聯合的事情,便以為韓馥有意耍弄他,乃與黑山求和,各自罷兵。他領兵到巨鹿,欲要觀冀州之成敗,想要藉口韓馥竄通黑山的事跟韓馥鬧翻,再以此為藉口爭奪冀州。

只是讓公孫瓚沒有想到的是,事情又有了轉折,冀州居然被袁紹派陳諾搶到了手裡。他想到袁紹以前與他盟誓,說,若讓他領兵南來,咱們平分了冀州。

可如今冀州被袁紹獨得了,分明是耍弄了他,他是又氣又急。只是,奈何在此事上是他先退的兵,理虧在他,所以也不好指責袁紹什麼。

他還想著趁袁紹立足未穩,且不管是不是師出無名,發了兵再說。只是他剛剛整合三軍,他的大本營幽州傳來告急。

原來在他的幽州地盤上,不但有他這支人馬,還有太傅劉虞在。他跟劉虞因為性子不和,在當初討伐張純謀反一事上,一個想要以懷柔,一個想要以鐵血,因此鬧了矛盾。而劉虞乃朝廷正式欽封的幽州牧,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雜牌將軍罷了,理當沒有治理幽州之權。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這也正是公孫瓚的一塊心病。

但公孫瓚何許人也,從未將劉虞這個太傅放在眼裡,反過來將幽州當成自家的財產。俗話說天不可二日,更何況是這種亂世,一州豈能容下兩個霸主?兩人的矛盾日益加深理所難免。

這次公孫瓚出兵南下,他就一直擔心著身後的幽州。果不然,他人還在巨鹿,就聽聞劉虞有蠢蠢欲動之跡象,欲趁他兵力空虛,斷他後路。公孫瓚後院起火,自然無暇顧及其他。他急於收兵回幽州處理劉虞一檔子事,也就趁機修好袁紹。

袁紹剛剛接手冀州,巴不得公孫瓚早點滾開,所以樂得順了公孫瓚的意思,答應和好。為了誠意,一併找公孫瓚要回公孫范。

在先前,公孫瓚為了廣結外援,曾將堂弟公孫范派到了袁紹部下為將。只是他被陳諾說動北走後,也就將公孫范一併接了回去。在公孫瓚攻打黑山時,公孫范也曾為他出過力,黑山張牛角就是他的部下所射殺的。

這次公孫瓚為了結好袁紹,也就應了他的請求,將公孫范再次遣回袁紹處聽用。

那公孫瓚回去後,眼看劉虞並沒有什麼動作,原來是誤聽了傳言,虛驚了一場。他雖然一直忌憚著劉虞,想要趁機將他攆出幽州,但奈何劉虞名望頗重,又一時找不到藉口,也就遲遲沒有動手。

也就在這時,胞弟公孫越的死訊傳到了公孫瓚耳里。

公孫瓚聽聞後,不禁捶胸大哭,當著部下面大罵起來:「余弟之死,禍起袁紹。此仇不報,有何面目鎮守幽州!吾必誓殺袁紹小兒!」

至於公孫瓚胞弟公孫越一事,還得從前面說起。

在先時,天子為董卓所禁,思欲東歸。時劉虞之子劉和在長安,為侍中,天子想讓他回幽州去他父親那裡搬取救兵。那劉和一路好不容易逃出來,欲走河南,奈何河南之地儘是董卓黨羽,只好繞道南下。不想剛剛經過南陽袁術的地盤,就被袁術扣留了起來。

那袁術於是利用劉和,逼劉和寫信給他父親,說他想要勤王,奈何兵力不足,讓劉虞借他一些兵馬,然後咱們一同西取董卓,迎還聖駕。劉虞明明知道這是袁術的謊話,但奈何兒子在他手裡,也就答應派出了數千的人馬。

公孫瓚時聽聞此事,趁機派了胞弟公孫越領了幽州鐵騎,一路奪了劉虞派出的人馬。等到了袁術處,公孫越也就領著這些人馬一併投靠了袁術,替袁術征伐,公孫瓚也因此跟袁術拉上了關係,結上了盟。

只是,公孫瓚如意算盤剛剛撥響,胞弟公孫越的死訊就傳到了幽州。公孫瓚乍聞噩耗,豈能坐視不理?再加上正好以此為藉口攻打袁紹,也就立即整合兵馬,氣勢洶洶一路南下。

袁紹剛剛立足冀州未穩,自然不敢跟公孫瓚正面交鋒,只好連忙收攏各地散兵,紛紛集合於鄴城,以此商討退敵之策。

陳諾來時,就知道有人會因為他部下斬殺了公孫越而將罪責往他頭上推。只是他沒有想到,對方居然還把此事扯到了董卓一事上,也當真讓人好笑。

想袁紹如果真的想替其叔父袁隗等報仇,何以會磨磨唧唧了大半個月仍是沒有一點動靜?就算殺到了西京,哪又能如何?難道迎還聖駕?袁紹剛剛接手冀州,初嘗做土皇帝的滋味,以他的個性豈會做這等賠本錢的買賣?

說到底,他讓他出兵轘轅關,不過是隨便鬧騰兩下,藉此好讓天下人看看。不過說來,正好公孫瓚適時發兵南來,雖讓他懷懼,卻正好給了他台階下,不然出兵西京這場鬧劇還真不知道如何收場呢。

這些事情陳諾當然不必說,他此時要做的,是應該保持內心的冷靜。縱然是面對郭圖等人的當面責難,陳諾亦是不動聲色的坐在那裡,因為他知道以不變應萬變,才是取勝之道。

果然,郭圖話一出口,席上麴義就不答應了。

麴義立即跳了起來,指著郭圖大罵道:「放屁!陳將軍斬殺公孫越是不假,可公孫越是敵,陳將軍斬殺他乃是為解陽城之圍,應該記大功一件!如果斬殺敵人也有錯的話,那麼今後誰他媽還肯輕易衝鋒陷陣,難道就憑你們這些筆桿子吵吵嚷嚷就能將敵人說退了不成?」

麴義的話簡潔直白,但也不無道理,引得那些帶兵將軍的一片贊同。而某些文官聽了麴義後面的一句,臉色極是難看,不幫也幫郭圖說話了。

麴義倒是不管其他,跳將出來,向袁紹請命:「末將認為在此事上,陳將軍不但沒有任何責任,而且理應適當獎賞,以慰勞眾將軍殺敵之功!」

袁紹坐在主將席上,既沒有表態贊同也沒有表示反對,轉臉去問謀士審配。

審配家乃是冀州第一豪強,坐擁千傾,袁紹初得冀州,為了拉攏這樣的豪族,自然禮聘這些人進入幕府。

那審配有袁紹給他面子,說話也很是硬氣。聽袁紹問詢,他也就將身立起,侃侃說道:「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公孫越死於陳將軍之手,合他技不如人,命該如此,又有什麼好說的!公孫越之死死不足惜,我等何必為這等人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