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进京赶考(第1页)
阳春三元,京城有一处贯穿南街的河道,河道在城中也算是特色得到风情街道了,左右两旁的柳树都新抽了嫩芽,远远瞧去已是一片的生机之意。
“掌柜的,您瞧,这窗子外头的枝丫抽条的多好看啊,我是今儿一早开窗瞧见的,简直是一夜入春了是的。”
店小二看到老板找着话说着天儿。
掌柜的往后窗的河流边瞧去,他们的客栈小小的两层都是铺设的的桌子,平日来吃饭的一是因为,他们店中的桂圆红枣羹,二来就是这处风景。他走往窗边“嫩柳抽新芽,真是一片生机之相啊。”
这处河流还有一个风雅的名字‘迎春河’还想是一个进京的举子给这个河流取的名字,后来举子中的,给这条河刻了碑。现在这个碑还放在横跨河面上的一座小小石桥得到一侧。这石碑就刚好在他们的缘来客栈旁,还能引来不少的客人,在京城中没有背景,借此讨口饭吃也算是恩赏了。
“今年赶考的举子,也是时候往京城来了吧。”
掌柜问小二。
“是啊,昨日我还见到一个背着包袱的,咱们客栈旁边的那块‘迎春河’的石头,他们昨日还来摸过呢”
小二跟在掌柜的左右。
“是啊,如今来京赶考的举子还会来这摸一摸那石碑,都已为此讨个好彩头。”
掌柜的都到店门口,京城早市一派的生机之意,早早的摊子都摆了出来,如今日头早了,阳光下也不冷了,新鲜的出锅的包子油条,油饼喷香四溢的渲染了整条街。
“小二,你今日将往年的架子搬出来,就写举子可凭当您的学生证,来本店免费得一份桂圆红枣粥,也算是尽些心力”
掌柜的看着从城门口。一早就从南门口进城的书生打扮的人。
“哎,得嘞”
说罢小二也是开心的往杂物间走去,他记得去年是放在此处的。不打功夫牌子就立在店门口。
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左右店铺,也为此摆出了自己的牌子,倒是成了每年的京城风气了。
从兰州走来赶路回来的宸王一行,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结伴而行的举子书生,有的三五成群,有的还是一个人走的,不过也有高头大马的往前走的,想来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再加上自己车马中也有一个赶考的。此人就是周敬周知府的儿子周清源,在兰州处理了周知府的事情之后,现此人并非冷血之人,只是就像是痛苦过度的人,一开始是没有知觉的。
兰州之后的事情是老管家走后,夫人说话,就将老人料理了,这白事办的不大不小,而且还让周清源给老人磕了个头,什么都没说,就安排给下人处理了。
周清源大概已经知道事情,也或许不知道,她是被安排惯了的人,自小是被自己娘亲和祖母安排跟着书院念了两年书,自从入了周府是被大夫人安排着有了正经的先生读书,但是顾尘卿看的出来,他并不是那些个一朝得了高位就张扬跋扈的人,因为从侍女的身边了解,这个人是低调沉敛的,当初在接生婆家中的作息到了周府除了每日晨昏定省的给自己母亲请安,其他时辰全然是安排在书房读书。
顾尘卿让影子去看过,那处书房就建在西苑,周清源住的地方,就连娶妻都是安排在了那个院子,那院子不算多华贵,但是很是清幽,也算是雅致。
这个周夫人也不知是什么心思,自打将孩子接进门的确是以亲子之礼待之,但是并没有将真相告诉这孩子,所以这周知府死了,这孩子该在家中祭奠,守丧三年的,但是夫人却以不是亲父子,让媳妇未其守丧,直接求到宸王殿下面前,让孩子跟着去京中读书。
“周夫人,就算是现在你家公子跟着去京城也不能去科考,就算是去了也是消磨了时光罢了,这三年孝期,总是要过得,不然就算是从这户籍考评上将来查出来也是说不过去的。”
宸王殿下虽说是不需要科考,但是总归是对这些都懂的。
“我知道,只是之前教孩子的兰州先生,今年已经是花甲之年,平日里讨教些东西是可以的,但是总归不能带着孩子了,所以我就想着干脆跟着殿下走,这三年在找个住处,好好在书院读书,将来能考进去”
夫人已经没有了痛苦之色,全然是为儿子打算,但是她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守孝,到底是什么都没说的。
周清源当初瞧着是消瘦的,后来在路上得知这周清源还真是不凡之人,头脑清楚,能够站在事情之外思考,不会优柔寡断,就连同妻子分开都没有什么表情,这种清冷的情感,让顾尘卿一下子就想到了公主,于是对这个周清源平日也多聊了几句。
“周公子,现在可读过了庄子?”
顾尘卿。
“顾大人,我已经过了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