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2页)
说到这,二丫娘不自觉的流出眼泪,她赶紧用手抿了抿。
“二丫娘,你这说啥呢!都一个村的,二丫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哪能看着二丫遇险啊!”
张婶子本就是热心的性子。
“我这也没啥好东西,这几个鸡蛋你拿着,补补身子,今天也着凉了吧!”
二丫娘说着,小心翼翼从筐里拿出来一包鸡蛋,递向张婶子。满眼的感激。这个村子人都过得紧紧巴巴的,鸡蛋就是稀罕物了,平时谁家里办个红白喜事啥的没钱的就可以拿鸡蛋。
“哎呀!二丫娘,这可使不得,这谁在那都不能干看着的,你这不是见外了吗?二丫娘,快拿回去给二丫吃,我看她今天吓得不轻!”
张婶子赶紧推辞,又不敢使劲推,生怕撞坏了鸡蛋。
“她张婶儿,你就别和我撕吧了!这是我的心意,你要是瞧不上我就直接扔你这院子上,我打心眼里感谢你啊!你收了,我才心安啊!”
二丫娘说着就作势要扔了那包鸡蛋。
张婶子见推辞不过,也怕二丫娘真的扔地上了,那得多让人心疼可惜啊!只得收下。俩人又寒暄几句,二丫娘就向李婶子家走去。张婶看着走远的二丫娘,真是有点不好意思啊!这鸡蛋在这就是银钱啊!
“娘!娘!这鸡蛋你给我们煮两个吃呗!我都好久没吃鸡蛋了。”
张婶子家的秀兰从屋里伸出头来笑着对张婶儿乞求道。
“就你嘴馋,行,咱晚上煮几个,大家解解馋。”
张婶儿被女儿的话拉回视线。
“太好了!晚上有鸡蛋吃了。”
张石头也从屋里笑着跳出来欢快地叫着。
张婶家因为这包鸡蛋其乐融融。
王二丫娘又去李婶儿家送鸡蛋,又是一番推辞,李婶儿也勉为其难地收了。有时候真是远亲不如近邻,村里人好相处的真就比亲戚还实在,热心。这张家婶子和李家婶子还真就比王二丫的亲三婶还热心。
二丫娘回到家里看见二丫正在房头的灶间忙活,赶紧道:“二丫,你咋起来了,快回屋躺会去。娘来做饭,你别干,歇一天。”
“娘,我没事了,四丫说要给我煮鸡蛋,哪能我一个人吃啊!大哥和三柱砍一天柴了,我把鸡蛋加水蒸一盘蛋羹,咱们全家一起吃。”
二丫抬头回应着娘。这个家,每个人都在努力。现在农忙已经结束了,大柱和三柱天天都去山上砍柴,为冬天用柴储备。她既然穿过来了,也得尽一份力啊!
说话间,就看见大柱和三柱一人扛着一大捆木柴走进院子。
“娘!回来的路上听说二丫落水了,咋回事啊?二丫现在咋样?”
大柱柴还没放下就急切地问道。
“大哥,我没事,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二丫看着每个都关心自己的家人,心里别提多温暖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看我在山上现一个野鸡窝,里面有十二个野鸡蛋呢。晚上煮两个,二丫你吃了补补。”
大柱放下柴,取下身后的背筐,递给二丫。
没等二丫开口,四丫就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兴奋地喊道:“这么多,大哥,你可真厉害。”
二丫接过背筐,笑眯眯地说道:“晚上我做了野菜汤,上面蒸了糙面团子,鸡蛋羹,你们快洗洗手准备吃饭,四丫,你快去后山喊爹吃饭。”
二丫爹只要没事就去后山脚下开荒,这里山地谁开荒归谁,就是山上土少,地贫瘠,打不出多少粮食,又是零零散散的小块,所以村里都不爱弄,二丫爹却想着能打一点是一点。
“唉!我这就去。”
四丫应了二姐的话,一溜烟的跑向后山。
晚饭,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吃饭,因为只有两间房,大柱成年了,和三柱在西间住,二丫四丫和爹娘住东间,灶间就是在房子西北搭一个木棚子,吃饭就只能在院子里,冬天就端屋里炕上放一个矮木桌吃。
石桌上一盆野菜汤,一盆糙面团,一大碗鸡蛋羹,上面撒上翠绿的葱花,再淋上大酱缸上面那层酱汤水,这个时代还没有酱油,盐也珍贵,却有大酱,这里家家都有一个酱缸,就是酱有点稀,不像后世那些豆瓣酱粘稠。这一盘鸡蛋羹三柱四丫吃得那叫一个香啊!二丫爹娘舍不得动一块,二丫看了一人给他们舀一木勺。二丫爹娘正要推辞,二丫却道:“爹娘,你们就一人一口,我们都这么大了,你们不要再这样苛得自己了。”
大柱,三柱,四丫也应声附和。
二丫爹娘互相看了一眼,都欣慰的笑笑,是啊,孩子们都大了,都懂事,就是大柱都二十二了,眼瞅着就二十三了,因为家穷,迟迟找不到媳妇,这现在就是二丫爹娘心里最急的事啊!这个时代,二十三不结婚就是大龄剩男了。话说回来二丫十八也是够大的了,媒人倒是不少,二丫长得像她娘,大眼睛好看,可是二丫爹娘迟迟不敢应媒人的亲,就是因为大柱,他们想着找一个家里有闺女的人家,好给大柱换亲,这个地方穷人家儿子说不上媳妇就找有姑娘家的人家换亲,这样你家姑娘嫁我家,我家姑娘嫁你家,两家都能对自己姑娘好,也是一个两好嘎一好了,可是就是没有合适的。这事王二丫原主也知道,这个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姑娘家是不能自己相看的,更别提什么自由恋爱了。谁家姑娘要是与谁私相授受那是会被唾沫星子淹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