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宦门逢春至讲的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第1页)

“你应该多谢你的簪子有点钝,所以扎得不够深”

,大夫笑眯眯地说。”

疼吧,还想活吗?折腾一回都累坏了,不光是你。”

她使出全身的力气,将头点了一下。

“那就好,这两天饿着点吧,光喝水,别吃东西。”

大夫低下头在她耳边说,又补了一句。”

好好活着。“

她恍惚记起来刚才躺在地上,身边是一片兵荒马乱,自己的魂魄像要从四肢里散去,再往后都不记得了,她还是明白自己已经半只脚进了阎王殿,而这个年轻的大夫说的这样轻描淡写,好像只是顺便出门买了趟菜。

郑祥跑到楼上的客房里时,方维和陆耀坐在上首,李义拿着些文书站在一边。三个人脸色都严肃之极。

“这是休书。”

李义有些颓唐,他把一张纸摆在案上,低头轻声地说。纸上的墨色很新鲜。

郑祥奔进来,“干爹,人救活了。”

李义浑身一震,想要转身,愣了一愣,又慢慢转回来,继续交接着文书:“这是李大人给的身契。还请陆大人做个见证。”

方维先将休书拿起来,一目十行地看完了,又拿起来身契文书,仔细地核对了一番,单把“恐后不测,各安天命”

八个字挑出来读了一读。李义惨白着脸,吞吞吐吐地说:“这是自然,便请大人以后多多照拂姐姐。”

陆耀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方公公从来都是个厚道人,不然也不会揽下这等无关的事。”

李义陪笑道:“那是那是。”

他退了出去。郑祥见他走远了,撇了撇嘴道:“干爹,这人好生凉薄,我看他巴不得他女人就此死了,一了百了的干净,估计还怨蒋大夫多事,你看这人还没死,休书倒是写的痛快。”

陆耀道:“方公公,这话原本不该我来讲,只是刚才蒋大夫救人的时候也说的明白,这女人本就五劳七伤,又来了这么一出,就算还能干活也不是什么长命相,以后麻烦还多的很,你要是找丫鬟仆妇,到我府里挑一挑,我送你几个好的。”

方维道:“这世道人命本就贱如草芥,这女子与我有些缘分,就当我发善心也好,便是街上的猫儿狗儿,这样死了,也可惜了的。”

他二人正说着,蒋大夫走了进来,他已经重新梳洗过,又换了身衣服,重新与二人见礼。陆耀笑道:“没想到此处见得到宫里的熟人。”

这位正是太医院医官蒋济仁,字伯栋。他出身杏林世家,父亲蒋君效乃是太医院院判。蒋济仁时年不过二十一岁,年纪轻轻已跻身太医行列,众人提起来,都以为他是沾了父亲的光,平日里多少有些轻视之意。今日方维和陆耀见他出手冷静果决,皆是刮目相看。

方维率先站起来拱手道:“今日若不是蒋太医恰巧路过,早已断送了一条性命。妙手仁心四个字当之无愧,我等肃然起敬。”

蒋济仁回了个礼,笑道:“不过举手之劳,何须在意。”

陆耀道:“说什么举手之劳。我在旁边看得明白,当时人已经是十死无生,你大可以作壁上观。贸然出手,救活了还有后续干系,若是救不活,不但有损你的声名,有心人赖上你,撇都撇不脱。”

蒋济仁笑道:“我等行医之人,若是如此爱惜羽毛,便日日开些十全大补汤,只以清热温补为主,横竖吃不死人。”

二人听他这话大有讽喻之意,不觉失笑。方维道:“世间医生若都是蒋太医这样的宅心仁厚,勇于任事,便是苍生的福气了。”

陆耀问道:“不知蒋大夫何故路过,又在这里歇息,真是再巧也没有了。”

蒋济仁答道:“家中给济仁定了一门亲事,此次正是专程赴南京迎娶新妇。”

二人忙连声道恭喜恭喜,方维福至心灵,问道:“莫非是宏济堂郑家小姐?”

蒋济仁道:“正是郑家长女。”

方维笑道:“那可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于是将从金九华那里听说的事迹一一告知。陆耀听了,拍手叫好,“倒是蒋院判有福气,真是好一对佳儿佳妇。”

蒋济仁听得悠然神往,对未曾见面的未婚妻暗暗佩服,口中却道:“只是我家中规矩甚多。”

进京

船底的潺潺水声混合着船夫摇橹哗哗的声音,在她耳朵边混成模糊的一大团。在一片黑暗里,在一呼一吸的疼痛中,半梦半醒之间,她觉得自己也像在水面上飘飘浮浮。

方维进来的时候手里提了一盏灯。舱房里边没有窗户,白天和黑夜没有分别。小小的空间里,还留存着淡淡的血腥味。

方维把灯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昏黄的灯光下他看的不甚分明,只看得出她脸色苍白,身上沾血的衣服已经换掉了,新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头发用根头绳松松地系着,梳子放在一边。

他开口问道:“是李义来过了吧。”

她点点头,方维淡淡地道:“他告诉你了吧。”

她又点点头,神色木然,蹭着背板往上挣了挣,想起身给他行礼。

他摇了摇头,示意不必了。他打量了一下周围,见桌子上摆了茶壶和茶杯,摸了摸茶壶,提起来倒了大半杯水,将杯子推到离她很近的地方。

“我看了你的身契文书,你的本名叫卢玉贞。”

方维开口道。

她勉强地开口,声音很嘶哑,“大人,您给我改一个吧。”

这是惯例,大户人家的丫鬟仆妇会改个喜庆的名字,双喜、春桃之类的。何况这个名字如今与她实在不配,如今她既非玉,也不贞。

“不用改,这个名字就很好,想来你父母很疼爱你,才给你取的这个名字。”

方维道,“我家里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不需要改。”